[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自主研發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車安全座椅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62905.2 | 申請日: | 2020-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6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806 | 分類號: | B60N2/806;B60R21/02;B63C9/08;A62B3/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 32305 | 代理人: | 劉林 |
| 地址: | 239236 安徽省滁州市來***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自主 研發 水下 自助 救援 汽車 安全 座椅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自主研發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車安全座椅,包括汽車安全座椅,汽車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和活動安裝于座椅本體正上方的座椅靠枕,座椅本體的頂部加工成型有弧面對接槽,弧面對接槽內對稱開設有兩組安裝口,座椅靠枕由靠枕外殼、彈出機構、自救裝置和破碎桿組成,靠枕外殼的內部加工成型有容納槽且底部加工成型有配合弧面對接槽使用的弧面對接凸塊。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于汽車墜河狀態下車內人員進行自救的安全座椅裝置,通過彈出機構可以將位于內部的自救裝置彈出,自救裝置內的氣囊存儲有氣體,可以在氣囊浮力的作用下將氣囊連同呼吸頭帶出水面,可以達到對水下人員達到供氧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救援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自主研發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車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對于車輛來說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大方面。主動安全就是盡量自如的操縱控制汽車。無論是直線上的制動與加速還是左右打方向都應該盡量平穩,不至于偏離既定的行進路線,而且不影響司機的視野與舒適性。這樣的汽車,當然就有著比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猶其在突發情況的條件下保證汽車安全,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后對車內乘員的保護,如今這一保護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車內外所有的人甚至物體。由于國際汽車界對于被動安全已經有著非常詳細的測試細節的規定,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被動安全是可以量化的,由于車輛的增多以及交通狀況的多變,交通事故容易造成人的財產損失以及危險生命安全,尤其對于一些交通事故導致汽車墜入水域,車內人員的生還幾率更低。
然而,現有的汽車在交通事故中導致墜河狀況時存在以下的問題:
(1)汽車內部缺乏專門的應對汽車墜河情況進行自求的裝置和機構,導致汽車墜河后車內人員生還率較低;
(2)現有的汽車安全機構僅限于碰撞時對人體的保護,安全裝置無法滿足汽車安全的需要。
為此,需要設計相應的技術方案給予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自主研發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車安全座椅,解決了汽車內部缺乏專門的應對汽車墜河情況進行自求的裝置和機構,導致汽車墜河后車內人員生還率較低,這一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自主研發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車安全座椅,包括汽車安全座椅,所述汽車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和活動安裝于座椅本體正上方的座椅靠枕,所述座椅本體的頂部加工成型有弧面對接槽,所述弧面對接槽內對稱開設有兩組安裝口,所述座椅靠枕由靠枕外殼、彈出機構、自救裝置和破碎桿組成,所述靠枕外殼的內部加工成型有容納槽且底部加工成型有配合弧面對接槽使用的弧面對接凸塊,所述容納槽的頂部開口處通過合頁活動連接有兩組開關板,所述彈出機構內置于容納槽內,所述自救裝置位于彈出機構的上方且包括環形氣囊和與環形氣囊相連通的供氧機構,所述環形氣囊的中部形成有安裝槽,所述供氧機構由呼吸頭、輸氧管、外管和供氧器組成,所述呼吸頭位于安裝槽內且表面均勻開設有若干組透氣孔,所述呼吸頭的下端與輸氧管相連通且外側套嵌有外管,所述輸氧管和外管的末端與供氧器相連通,所述供氧器包括密封外殼和三組呼吸管,所述密封外殼與三組呼吸管之間均連接有氣管,位于密封外殼內的所述輸氧管末端均勻連通有三組支管,所述支管內置于氣管內且與呼吸管相連通,所述支管的末端還安裝有氣體單向閥,所述破碎桿分設有兩組且對稱安裝于弧面對接凸塊的底部,所述破碎桿活動活動穿插與安裝口內。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環形氣囊整體呈環形結構且上表面呈弧面結構,所述環形氣囊的表面刻畫有SOS。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管的上端呈漏斗狀結構且與環形氣囊的底部相連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彈出機構包括活動設置在容納槽內的頂出板和安裝于頂出板兩側的導向桿,所述頂出板的兩側對稱開設有兩組導向口,所述導向桿活動設置于導向口內且底部與容納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外側套嵌有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未經滁州市汊河之星高新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629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板印刷機的輸墨部件
- 下一篇:一種快速判定電力桿塔危險性的方法及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