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47887.0 | 申請日: | 2020-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57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任燕;張麗;宋江照;陳昌鐸;田達奇;韓孟洋;黨淼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J9/00;B25J19/02;B24B41/02;B24B49/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創非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張燕 |
| 地址: | 47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視覺 感知 被動 柔順 機器人 裝置 | ||
1.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包括底座主體(1)以及安裝在底座主體(1)表面的系統控制模塊,系統控制模塊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體(1)的表面通過螺栓安裝有高度調節模塊,所述高度調節模塊的頂端安裝有連接橫桿(3),所述連接橫桿(3)與底座主體(1)平行,所述連接橫桿(3)的底面安裝有紅外識別模塊和拋磨模塊,所述底座主體(1)的表面安裝有旋轉模塊,旋轉模塊的頂端連接有夾緊模塊,拋磨模塊位于夾緊模塊的上方,所述紅外識別模塊位于拋磨模塊的一側,所述底座主體(1)的底面四直角處剛性連接有吸盤底座(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模塊包括轉動外殼(6)、支撐桿(9)、第一電機(11)、轉動桿(12)、第二電機(13)和齒輪(15),所述轉動外殼(6)安裝在底座主體(1)的表面,所述第一電機(11)和第二電機(13)通過電機支架安裝在轉動外殼(6)的內部,所述轉動桿(12)套接在第一電機(11)的輸出軸上,所述支撐桿(9)與轉動桿(12)貫穿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轉軸,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軸上套接有齒輪(15),所述支撐桿(9)的輸出軸上套接有另一個齒輪(15),兩個所述齒輪(15)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夾緊模塊包括放置臺(5)、夾板(8)、手輪(10)、雙向絲桿(14)、頂緊彈簧(16)和卡合膠墊(17),所述放置臺(5)安裝在支撐桿(9)的頂端,所述雙向絲桿(14)在放置臺(5)的內部轉動,兩個所述夾板(8)套接在雙向絲桿(14)上,所述雙向絲桿(14)的一端連接有手輪(10),兩個所述夾板(8)的對立面連接有卡合膠墊(17),所述卡合膠墊(17)的內部包裹有若干個頂緊彈簧(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調節模塊包括電動推桿(2),所述電動推桿(2)通過螺栓安裝在底座主體(1)的表面,所述電動推桿(2)的頂端與連接橫桿(3)通過螺栓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識別模塊包括視覺傳感器(18)和紅外線光幕組,所述視覺傳感器(18)和紅外線光幕組安裝在連接橫桿(3)的底面,所述視覺傳感器(18)用于采集工件加工狀態圖像,所述紅外線光幕組用于實現工件形狀及尺寸參數的采集,所述系統控制模塊用于實現工件加工狀態圖像的識別,并根據識別結果以及工件形狀及尺寸參數進行夾緊模塊、旋轉模塊、高度調節模塊、拋磨模塊工況的調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拋磨模塊包括拋磨頭(4),所述拋磨頭(4)安裝在連接橫桿(3)的底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感知的被動柔順機器人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識別模塊、夾緊模塊、旋轉模塊、高度調節模塊、拋磨模塊均與系統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478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