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藍光LED芯片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6593.8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8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崔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溪市清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48 | 分類號: | H01L33/48;H01L33/50;C09D5/22;C09D7/61;C09D1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藍光 led 芯片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去藍光LED芯片,包括UVLED芯片,該UVLED芯片的出光面均勻覆蓋有一層去藍光涂層,該去藍光涂層包括環氧樹脂、銀膠、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藍色熒光粉、納米稀土氧化物。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去藍光LED芯片通過在UVLED芯片的出光面一側噴涂由熒光粉和納米稀土氧化物混合而成的去藍光涂層,使發出的有害藍光比例大大減小,有效避免藍光導致的近視、白內障以及黃斑病變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體節律危害,并且增加無害藍光比例,增加對壓抑褪黑素分泌的作用,起到使人精神爽利的作用,同時光譜分布均勻,保證了出射照明光的均勻柔和,有效避免眩光,由本發明制成的光源特別適合用于替換教室中的熒光燈和普通LED燈,保護兒童視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去藍光LED芯片。
背景技術
自然界本身是沒有單獨的白光,而是由藍光與綠光、黃光混合后呈現出白光。綠光和黃光能量較小,對眼睛刺激較小;藍光波短,能量高,更當其到達視網膜黃斑中心凹,黃斑里含的葉黃素會吸收適量的藍光,而未被吸收的藍光的射入會產生活性氧,過量的活性氧會氧化損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使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無法正常向視覺細胞提供營養和代謝,導致視覺細胞營養供應不良,最終導致黃斑部主要的視覺細胞死亡,視覺細胞是不可再生的,這將大大影響視力健康。尤其是兒童人群,其視網膜黃斑對藍光的吸收能力弱,使視網膜接收到的藍光輻射是成年人的2倍左右,所以藍光輻射對兒童視力健康影響最大,是最需要保護的群體。
藍光中,并不是所有波長的藍光都會對人眼造成傷害,如圖1,波長為415-455nm的藍光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損害是波長480-500nm的2-4倍,屬于有害藍光,是特別需要去除的波長范圍;而480-500nm波長范圍的藍光由于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損害低、對壓抑褪黑素分泌的作用大,反而起到使人精神爽利的作用,屬于無害藍光,是需要保留的波長范圍。
日常學校和家庭中多使用熒光燈或LED燈作為光源供兒童學習,但是熒光燈和普通LED燈由于其發光原理,如圖2和圖3,其發出的光源通常在波長415-455nm的范圍具有較高強度、而在波長480-500nm范圍的強度較低,這不但使有害藍光強度較高,對人眼造成傷害,而且反而無害藍光強度較低,更增加了人眼的不適。
傳統去藍光光源是通過采用特殊的光源芯片封裝材料和封裝工藝實現去藍光效果的,如CN201810417533.8公開的一種教室用護眼LED燈,包括燈罩、LED發光芯片、藍光消減裝置,通過棱鏡的分光作用將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不同的位置,然后對藍光以及與藍光互補的黃光同時消減,這樣既避免了藍光傷害視力又能保持光源的色彩平衡保證光源的顯色性。這種方式由于需要對LED芯片進行重新設計制造,使得燈具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推廣。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去藍光LED芯片,具有去有害藍光、留無害藍光的功能,并且實現方式簡單、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廣。為實現上述之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二)技術方案
一種去藍光LED芯片,包括UVLED芯片,所述UVLED芯片的出光面均勻覆蓋有一層去藍光涂層,該去藍光涂層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35.83%-37.23%的環氧樹脂、17.97%-18.75%的銀膠、13.85%-14.91%的紅色熒光粉、12.74%-13.56%的綠色熒光粉、5.88%-7.04%的藍色熒光粉、8.51%-13.73%的納米稀土氧化物。
進一步,所述UVLED芯片固定在EMC支架頂部,所述EMC支架固定在散熱片頂部,所述UVLED芯片和EMC支架由環氧樹脂層包裹,所述去藍光涂層設于所述環氧樹脂層頂面,該去藍光涂層的厚度為0.1-0.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溪市清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貴溪市清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65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