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及組合物和誘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33397.5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99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翔;周鑫;尹勇;封傳紅;杜永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 |
| 主分類號: | C07C67/08 | 分類號: | C07C67/08;C07C69/145;A01N37/02;A01P19/00;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衛;陳蕾 |
| 地址: | 3158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10 12 14 十六 碳三烯 乙酸 制備 方法 組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及桑螟誘劑組合物和誘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的(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原料廉價易得,反應收率高,后處理簡便,合成的化合物異構純度高,工藝流程清潔環保,在田間具有高活性。以該(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為基礎的桑螟誘劑組合物及其誘芯具有顯著的誘蛾增效效果,可穩定、高效用于桑螟的種群監測和防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及桑螟誘劑組合物和誘芯。
背景技術
桑樹害蟲防控是影響蠶桑產業穩定的重要基礎,并且鑒于蠶桑產業跨種植與養殖的特殊性,桑樹害蟲防控與其他農作物的害蟲防控區別較大,必須在確保采葉養蠶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害蟲的發生和危害。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昆蟲,是桑樹主要害蟲,天敵有廣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守子繭蜂等。由于田間桑螟和家蠶都是鱗翅目昆蟲,食性又一致,而且其抗性遠遠高于家蠶,對桑螟有效的化學農藥也對家蠶敏感,因而沒有合適的化學農藥能在桑葉采收期用藥,一旦化學農藥防治不當很容易引發家蠶中毒而造成經濟損失。
進一步,目前,隨著生物農藥等對家蠶高度敏感的新型殺蟲劑逐漸取代有機磷農藥,導致適用于桑樹的農藥品種越來越少,目前我國登記在桑樹上使用的殺蟲殺螨劑不到10個品種,可見,化學防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桑螟成蟲趨光性不強,燈光誘殺效果不佳,而且,這種方法沒有專一性,往往會誤殺大量的天敵和有益生物,并且大面積布設電力線路或采用太陽能供電投資成本過高,制約其在生產上的推廣應用。微生物技術、自然天敵技術、化學農藥技術、物理誘殺技術以及化學信息素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幾種害蟲防治技術,其中,昆蟲性信息素技術具有選擇專一性、低風險和環境友好等優點,目前,昆蟲性信息素技術在國內不成熟,其中,桑螟信息素防治技術研究在我國還處于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而提供一種(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具有成本低、異構純度高、方法簡單且高效以及后處理簡單的優點。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而提供一種誘蛾效果好的桑螟誘劑組合物。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而提供一種性能穩定、高效的螟誘誘芯。
本發明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1,9-壬二醇作為起始原料,經氫溴酸溴取代反應得到化合物2,該化合物2經過3,4-二氫吡喃保護羥基之后得到羥基上THP保護的化合物3,該化合物3在六甲磷酰三胺催化下與乙炔鋰二乙胺絡合物發生偶聯反應而獲得對應的端炔化合物4;上述化合物4在氫氯二茂鋯的催化且在氬氣保護下,與單質碘發生反應得到化合物5,該化合物5在雙三苯基磷二氯化鈀與碘化亞銅的共同催化下發生薗頭偶聯,與三甲基硅基乙炔反應,得到化合物6;將上述獲得的化合物6放入二氯甲烷與甲醇的混合溶劑中,低溫下加入碳酸鉀,脫去硅醚保護基團得到化合物7,該化合物7在氫氯二茂鋯的催化及氬氣保護下,與單質碘發生反應得到化合物8;在氬氣保護下,上述獲得的化合物8在四三苯基膦鈀的催化下,與新制順式-1-溴-1-丙烯的格式試劑發生偶聯得到化合物9,將該化合物9溶解在甲醇中,在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的作用下,脫去THP保護基,得到對應的三烯醇化合物10,該化合物10在吡啶和乙酸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對應的乙酸酯而得化合物11,該化合物11即為所需的(E,E,Z)-10,12,14-十六碳三烯乙酸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未經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33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