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豆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25166.X | 申請日: | 2020-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6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玲;何紅英;呂長山;董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兩個山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1/00 | 分類號: | A23L11/00;A23L19/00;A23L21/25;A23L33/21;A23L33/00;A23P10/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豆 咀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豆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大豆咀嚼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組分:大豆粉10?30份,麥芽糊精2?15份,檸檬酸0?1份,白砂糖1?5份,硬脂酸鎂1?4份,功能性低聚糖5?15份,蜂蜜粉1?5份,果粉0?20份;大豆咀嚼片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大豆粉的制備,過篩得到合適目數的大豆粉;所述大豆粉、麥芽糊精、檸檬酸、白砂糖、硬脂酸鎂、功能性低聚糖、蜂蜜粉、果粉分別粉碎過篩,按配方混合調制后壓片得到成品。本發明制備的大豆咀嚼片營養豐富全面且攜帶和食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豆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咀嚼片通常是制藥業將藥制成便于患者攜帶及服用的片劑,藥片通過嚼碎增大了表面積,能夠在體內更好地溶解和吸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對片劑食品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如何能夠在新型食品的開發上有所創新和突破,生產出方便、健康、易于保存的食品已成為食品生產者思考的問題。國內已有將一些營養豐富但消費者不能隨時食用的食品研制成咀嚼片的例子。咀嚼片制作工藝簡單,現代工藝中利用混合槽、壓片機等機器生產咀嚼片可以達到產業化要求。在咀嚼片生產中配方工藝最重要,配方不僅直接影響咀嚼片成型后的感官品質而且還是突出不同咀嚼片工藝的重要指標。經市場調查發現,現在市售的食用咀嚼片類休閑小食品種類比較少,大部分以銷售奶片為主。
大豆是原產于中國的豆科植物,因其具有多種用途且可食用而被廣泛種植。大豆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在長期的歷史歲月中,發揮著“養育華夏子孫”的重要作用。它是膳食中脂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因其在維持人體健康和長壽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作為油料作物它含有多種營養要素,包括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大豆蛋白是較為廉價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其蛋白質含量一般占干重40%左右,由于品種和培養條件的差異介于27%-50%,最高含量可達52%。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約為谷物和薯類食物的25.8倍,相比肉、蛋、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高。大豆蛋白質,被認為是動物蛋白質的良好替代品,除了含硫氨基酸外,它的營養成分幾乎與動物蛋白相同;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大豆不含膽固醇,但有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功效并且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水解得到,它能夠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改善脂質代謝,從而防止動脈硬化。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對于動脈硬化患者來說,是一種理想的營養品。
大豆中含有一些與人體作用能產生生物效應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主要是大豆異黃酮、γ-氨基丁酸(GABA)、大豆多肽、大豆皂苷、大豆低聚糖、膳食纖維、大豆磷脂等。許多分析數據表明,攝入大豆蛋白質和異黃酮具有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病風險、緩解骨質疏松癥和推遲更年期等作用。作為一類次級代謝物,大豆異黃酮可以抗腫瘤、降低血壓、抗自由基、防止老年色素沉著斑的形成。γ-氨基丁酸是人體重要的神經遞質,具有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緩解焦慮及疼痛和改善脂質代謝等功效。大豆多肽的氨基酸組成幾乎與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相同,而且營養豐富,具有保持肌肉彈性、抗氧化、降血脂血壓、抗過敏和抗疲勞等生理功能。近現代發現,大豆皂苷由于具有抗炎癥、降血脂、調節免疫以及抗病毒腫瘤等醫療保健功能,而逐漸受到關注。大豆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改善結腸功能,降低營養利用率和血漿膽固醇水平,并調節血糖、防治糖尿病。這些大豆功能因子對人體新陳代謝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的營養價值不是其它植物性食品可相比的。所以人們稱大豆為“綠色的牛乳”。
我國生產的大豆主要是用于加工食用,市場對傳統豆制品、新型豆奶及蛋白制品的需求量較大。然而,我國大豆傳統制品加工工藝更新滯后、工業化程度低、生產工藝粗糙、現代技術應用率低造成產品升級換代緩慢;在精深加工方面關鍵設備元件嚴重依賴進口,自主工藝技術研發不足,限制了大豆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和市場競爭力提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兩個山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兩個山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51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