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舶碰撞減震防護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23631.6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42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鄧練兵;李皓;高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43/18 | 分類號: | B63B4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陳小玲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碰撞 減震 防護 組件 | ||
本發明涉及船舶防護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船舶碰撞減震防護組件,包括防護板和減震組件,防護板包括抵接側板和連接側板,減震組件包括兩組第一鉸接桿、兩組第二鉸接桿和兩組第三鉸接桿,每組第一鉸接桿分別鉸接在抵接側板上,每組第二鉸接桿分別鉸接在船體上,同組的第一鉸接桿與同組的第二鉸接桿均交叉設置,同組的第一鉸接桿的一端與同組的第二鉸接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鉸接桿與第二鉸接桿的鉸接處均鉸接有第三鉸接桿,第三鉸接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第一鉸接桿和第二鉸接桿上。通過上述設置,使得同一側的第一鉸接桿、第二鉸接桿和兩個第三鉸接桿,可以鉸接圍合成平行四邊形,通過平行四邊形的形變可以對船舶的沖擊起到減震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防護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船舶碰撞減震防護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時代的飛速發展,船舶使用頻次也逐年增加,在碼頭或者堤岸一般設置有設置多個減震輪胎,船舶靠岸會沖擊減震輪胎,通過輪胎對船舶進行減震,方便船舶的停靠。
但僅通過輪胎的減震方式對船舶進行減震,效果明顯很差。不僅造成船舶整體的晃動情況嚴重易損壞船舶上的零部件,同時大幅度的振動容易使得乘客感覺到不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舶碰撞減震防護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船舶停靠時振動幅度大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船舶碰撞減震防護組件,包括防護板和位于防護板內的減震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板包括抵接側板和連接側板,所述抵接側板與所述連接側板圍合成腔室,所述減震組件位于所述腔室內,船體的一側設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從所述船體方向至所述防護板方向逐漸降低,斜面上開設有滑槽,所述連接側板一端鉸接于所述抵接側板,所述連接側板的另一端滑動連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減震組件包括兩組第一鉸接桿、兩組第二鉸接桿和兩組第三鉸接桿,每組的所述第一鉸接桿、所述第二鉸接桿和所述第三鉸接桿的數量均為兩個,每組所述第一鉸接桿分別鉸接在所述抵接側板上,每組所述第二鉸接桿分別鉸接在所述船體上,同組的所述第一鉸接桿與同組的所述第二鉸接桿均交叉設置,同組的所述第一鉸接桿的一端與同組的所述第二鉸接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鉸接桿與所述第二鉸接桿的鉸接處均鉸接有所述第三鉸接桿,所述第三鉸接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所述第一鉸接桿和所述第二鉸接桿上,同組的所述第三鉸接桿相互平行,一組的所述第一鉸接桿與所述第二鉸接桿的鉸接處與另一組的所述第一鉸接桿與所述第二鉸接桿的鉸接處連接有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平行設置,兩個所述連接桿之間連接有拉緊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側板的一端底部設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設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內安裝有撥水輪,所述撥水輪包括轉軸,所述轉軸轉連接于所述透水孔的側壁,所述轉軸將所述透水孔分割成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二孔的面積。
進一步地,所述撥水輪包括葉片,所述葉片的一側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葉片設置有凹弧面,所述葉片沿第二孔、腔室和第一孔的方向轉動時,水流沖擊所述凹弧面帶動所述葉片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滑板上設置有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安裝有可驅動所述轉軸翻轉的翻轉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腔內設置有可對所述翻轉組件進行限定的定位柱。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組件包括轉動齒圈、驅動齒輪和動力件,所述轉動齒圈的一側設置有環槽,所述定位柱插接在所述環槽內且滑動連接于所述環槽,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轉動齒圈外側壁相嚙合,所述動力件可驅動所述驅動齒輪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轉動連接于所述安裝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側板的底端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嵌入所述滑槽內且滑動連接于所述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船體一側設置有容納腔,所述減震組件可位于所述容納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36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