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船舶用艙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922286.4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12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龍賜;王苗苗;張飛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渦陽縣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9/14 | 分類號: | B63B19/14;B63B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楊宇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艙蓋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船舶用艙蓋,涉及艙蓋技術領域,包括:第一艙蓋組件、第二艙蓋組件、多個滾輪、兩個軌道、多個液壓缸和驅動部,其中,多個所述滾輪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底部;兩個所述軌道對稱設置,且位于所述滾輪的下方;多個所述液壓缸分別設置在兩個所述軌道的底部,用于控制所述軌道上升或下降;所述驅動部與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動力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相向運動或相反運動。本發(fā)明是通過平移的方式打開艙蓋,相對于通過折疊翻轉的方式打開艙蓋,本發(fā)明在占用的豎直空間更小,從而更加有利于貨物的搬運。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艙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船舶用艙蓋。
背景技術
船舶上的艙蓋是用來遮蓋和封閉貨艙。
目前船舶上的艙蓋在打開方式通常翻轉折疊的方式進行打開,該種艙蓋中間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艙蓋打開后處于豎直的狀態(tài),占用空間較大,會導致卸貨不太方便,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舶用艙蓋,用于使艙蓋打開后減少占用的豎直空間。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船舶用艙蓋,包括:
第一艙蓋組件、第二艙蓋組件、多個滾輪、兩個軌道、多個液壓缸和驅動部,其中,
多個所述滾輪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底部;
兩個所述軌道對稱設置,且位于所述滾輪的下方;
多個所述液壓缸分別設置在兩個所述軌道的底部,用于控制所述軌道上升或下降;
所述驅動部與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動力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相向運動或相反運動。
可選的,所述驅動部包括設置在所述軌道兩側的支架和兩組動力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個所述支架頂部的電機,所述電機傳動連接有傳動帶,所述傳動帶包括上傳動段和下傳動段,所述上傳動段與所述第一艙蓋組件的頂部鉸接,所述下傳動段與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頂部鉸接。
可選的,所述上傳動段與所述第一艙蓋組件的頂部之間、所述下傳動段與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頂部之間均通過鎖鏈鉸接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底部均具有凸緣,所述凸緣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與貨艙的邊緣相配合,所述凹槽內設有密封墊。
可選的,所述第一艙蓋組件的側面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側面設有與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可選的,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頂面均為傾斜面,且所述第一艙蓋組件和所述第二艙蓋組件靠近的一端高度高于遠離的一端高度。
可選的,所述第二艙蓋組件的頂部具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傾斜槽,所述第一艙蓋組件的頂部具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與傾斜槽相配合。
使用時,當需要關閉艙蓋時,通過驅動部控制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相向運動,此時,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通過滾輪在軌道上相向移動,從而使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相互靠近,最終貼合,然后液壓缸的伸縮軸縮短控制軌道下降,從而使得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下降蓋在貨艙上。當需要打開艙蓋時,控制液壓缸的伸縮軸伸長,從而帶動軌道上升,進而帶動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上升,使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與貨艙分離,然后通過控制部控制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相反運動,從而使第一艙蓋組件和第二艙蓋組件相互遠離,打開艙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渦陽縣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未經渦陽縣信隆船舶附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22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