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造影劑注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9237.7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10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諶高峰;張浩;蔡敏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兆印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A61M5/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盈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楊樂兵 |
| 地址: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太和***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造影 注射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造影劑注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通過紅外掃描、文本輸入或傳感器感應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通過預先訓練的循環神經網絡模型從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中提取目標體征特性信息;基于所述目標體征特性信息確定灌注造影劑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基于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劑的劑量,根據所述造影劑的劑量進行造影劑注射。上述方法可以獲得適合不同受檢者的灌注造影劑注射劑量,提高注射造影劑劑量的精確度,減少對受檢者的人體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灌注造影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造影劑注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CT灌注成像中,需要注入造影劑,以用于增強影像觀察效果、動態顯示血流灌注情況。然而,傳統的灌注注射造影劑的途徑包括靜脈和動脈內推注、經自然或者人工或者病理通道輸入。其中傳統注射造影劑的方式中,造影劑用量是通過計算公式:5ml×體重(Kg)/Cr(mg/dl)。由于個體差異性,傳統的灌注造影劑注入的劑量不夠精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造影劑注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可以獲得適合不同受檢者的灌注造影劑注射劑量,提高注射造影劑劑量的精確度,減少對受檢者的人體傷害。
為了解決上述中至少一個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造影劑注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紅外掃描、文本輸入或傳感器感應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
通過預先訓練的循環神經網絡模型從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中提取目標體征特性信息;
基于所述目標體征特性信息確定灌注造影劑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
基于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劑的劑量,根據所述造影劑的劑量進行造影劑注射。
優選地,所述通過紅外掃描、文本輸入或傳感器感應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包括:
通過所述紅外掃描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身高、體表面積大小及徑向厚度;
通過所述文本輸入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性別及年齡;
通過所述傳感器感應的方式獲取受檢者的體重及凈體重;
其中,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包括受檢者的身高、體表面積大小及徑向厚度、性別、年齡、體重、凈體重。
優選地,所述通過預先訓練的循環神經網絡模型從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中提取目標體征特性信息之前,還包括:將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進行編碼操作的預處理,得到體征數值序列;
所述通過預先訓練的循環神經網絡模型從所述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中提取目標體征特性信息,包括:將所述體征數值序列輸入所述預先訓練的循環神經網絡模型,得到包含目標區域解剖結構特征的所述目標體征特性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目標體征特性信息確定灌注造影劑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包括:基于包含目標區域解剖結構特征的所述目標體征特性信息,并根據待成像類型從預定的信息存儲庫中確定灌注造影劑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
所述基于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劑的劑量,包括:基于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配置所需要灌注的最小化的用于給所述受檢者的造影劑的劑量。
優選地,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包括造影劑類型、造影劑注射總量或造影劑的注射速率。
優選地,所述循環神經網絡模型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訓練:
獲取多個樣本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
將所述多個樣本受檢者的基本體征信息與灌注造影劑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參數進行關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兆印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海兆印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92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