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8436.6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5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惠娜;楊文;任鼎鼎;曹文紅;林海生;高加龍;泰小明;章超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23L33/18 | 分類號: | A23L33/18;A23L33/115;A23L29/10;A23L29/256;A23L29/294;A23L3/3562;A23L3/358;A23P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韜 |
| 地址: | 524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牡蠣 魚油 復合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及其制備方法,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包括牡蠣肽水溶液、魚油和乳化劑的油包水型乳液,并且所述油包水型乳液分散在海藻酸鈉與氯化鈣交聯形成的三維網狀凝膠結構中。本發明的微凝膠能夠對牡蠣肽起到緩釋及活性保護作用,而且掩蓋了魚油和牡蠣肽的腥味,防止魚油的氧化變質,使魚油和牡蠣肽得以結合,提高了魚油、牡蠣肽的利用率以及利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提取物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牡蠣肽是以牡蠣肉為原料,經酶解、精制而得的小分子低聚肽,具有多種生物功能活性。盡管牡蠣肽具有多種功效,但是在胃腸道消化過程中,由于胃內酸性條件及消化蛋白酶的作用,牡蠣肽可能會發生進一步降解,甚至失去功效活性。
魚油是由深海魚經一系列復雜工藝提取而得,富含磷脂、ε-3多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
由于來源于海洋,牡蠣肽及魚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腥味,加之魚油中富含EPA、DH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氧、光及熱極為敏感,易發生氧化,喪失功能活性。現有技術中通過脫氧包裝方法、添加抗氧化劑、迷迭香除異味以及酸洗等方法來防止魚油腐敗變質、脫除異味,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添加劑會對食品本身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添加劑的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健康。
由于上述問題,限制了牡蠣肽和魚油在健康食品工業中的應用,也限制了牡蠣肽和魚油的藥用價值。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包括牡蠣肽水溶液、魚油和乳化劑的油包水型乳液,并且所述油包水型乳液分散在海藻酸鈉與氯化鈣交聯形成的三維網狀凝膠結構中。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中,所述乳化劑包括司盤80。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中,所述魚油和乳化劑的總體積與所述牡蠣肽水溶液的體積之比為4.5:5.5至8:2,優選5:5至6:4,更優選5:5。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中,所述牡蠣肽水溶液中牡蠣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7%,優選4~6%。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中,所述乳化劑相對于所述乳化劑和所述魚油之和的質量百分比為1~3%,優選1.8~2.2%。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中,牡蠣肽的分子量小于5000道爾頓,優選小于3000道爾頓,更優選小于1000道爾頓。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包括:
利用牡蠣肽水溶液、魚油和乳化劑形成油包水乳液;
將所述油包水乳液與海藻酸鈉膠體溶液混合形成水包油包水乳液;
將所述水包油包水乳液滴加至氯化鈣水溶液中,使得氯化鈣與海藻酸鈉交聯后形成所述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中,利用注射器將所述水包油包水乳液滴加至氯化鈣水溶液中。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中,所述乳化劑優選司盤80。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中,所述魚油和乳化劑的總體積與所述牡蠣肽水溶液的體積之比4.5:5.5至8:2,優選5:5至6:4,更優選5:5。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中,所述牡蠣肽水溶液中牡蠣肽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7%,優選4~6%。
在上述的牡蠣肽-魚油復合微凝膠的制備方法中,將魚油和所述乳化劑預先混合形成油相混合物,所述油相混合物中所述乳化劑的質量百分比為1~3%,優選1.8~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未經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4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