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車輛和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3652.8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9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奧田弘一;田端淳;土田康隆;牧野有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10/06 | 分類號: | B60W10/06;B60W10/08;B60W30/18;B60W20/15;B60K6/445;B60K23/08;B60K17/344;B60K6/52;B60K6/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呂琳;樸秀玉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車輛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混合動力車輛和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在具備發動機、第一馬達、差動裝置、第二馬達、驅動力分配裝置以及控制裝置的混合動力車輛中,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以混合動力車輛在所述發動機在控制用的容許上限轉速以下的范圍內旋轉的狀態下行駛的方式控制所述發動機、所述第一馬達以及所述第二馬達。在該情況下,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以容許上限轉速在主側分配率小時比在主側分配率大時大的方式設定容許上限轉速,所述主側分配率是從驅動軸經由所述驅動力分配裝置傳遞至主動輪的驅動力相對于從驅動軸經由所述驅動力分配裝置傳遞至主驅動輪和副驅動輪的總驅動力的比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和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種混合動力車輛,提出了一種車輛,其具備:發動機;第一馬達;差動裝置,該差動裝置的三個旋轉元件連接于發動機、第一馬達以及連結于驅動輪的驅動軸;以及第二馬達,連接于驅動軸(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8-247205)。在該混合動力車輛中,從基于發動機的性能的發動機的上限轉速、基于第一馬達的性能的發動機的上限轉速以及基于差動裝置的性能的發動機的上限轉速中的最小值減去裕度來設定發動機的容許上限轉速。然后,將發動機的目標轉速設定在此容許上限轉速以下的范圍內,以混合動力車輛在發動機以目標轉速運轉的狀態下行駛的方式控制發動機、第一馬達以及第二馬達。如此,抑制發動機、第一馬達變為高速旋轉。
此外,作為車輛,還提出一種車輛,其具備:發動機;變速器,連結于發動機;以及分動器,連結于變速器、與作為副驅動輪的前輪連結的前傳動軸以及與作為主驅動輪的后輪連結的后傳動軸(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1-218871)。在此,分動器被配置為:能使傳遞至前輪的驅動力和傳遞至后輪的驅動力相對于從發動機經由變速器輸出的驅動力的分配在例如0∶100~50∶50之間連續地變更。
近年來,也采用將上述的日本特開2008-247205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比驅動軸靠驅動輪側置換成日本特開2011-218871的分動器、前傳動軸、前輪、后傳動軸、后輪等的硬件構成。在這樣的硬件構成中,根據作為從驅動軸經由驅動力分配裝置傳遞至主驅動輪的驅動力相對于從驅動軸經由驅動力分配裝置傳遞至主驅動輪和副驅動輪的總驅動力的比例的主側分配率,一般,對于前輪和后輪的各車輪而言,發生由空轉引起的打滑的容易度不同。因此,在這樣的硬件構成中,在如日本特開2008-247205那樣設定發動機的容許上限轉速的情況下,若與主側分配率無關地將容許上限轉速一律設為比較小的值,則有時在不易發生前輪和后輪的各車輪的由空轉引起的打滑時,發動機的轉速被過度地限制,從而導致駕駛性能的惡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謀求兼顧零件保護和抑制駕駛性能的惡化的混合動力車輛和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其具備發動機、第一馬達、差動裝置、第二馬達、驅動力分配裝置以及控制裝置(Controller)。所述差動裝置的三個旋轉元件連接于驅動軸、所述發動機以及所述第一馬達。所述第二馬達被配置為向所述驅動軸輸出驅動力。所述驅動力分配裝置被配置為:將驅動力從所述驅動軸傳遞至主驅動輪和副驅動輪,并且調節主側分配率,所述主側分配率是從所述驅動軸傳遞至主驅動輪的驅動力相對于從所述驅動軸傳遞至所述主驅動輪和所述副驅動輪的總驅動力的比例。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以所述混合動力車輛在所述發動機在控制用的容許上限轉速以下的范圍內旋轉的狀態下行駛的方式控制所述發動機、所述第一馬達以及所述第二馬達。并且,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以所述容許上限轉速在所述主側分配率小時比在所述主側分配率大時大的方式設定所述容許上限轉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36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