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鎖附多種螺絲的全自動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93346.4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83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野陸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6 | 分類號: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小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種 螺絲 全自動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鎖附多種螺絲的全自動設備,包括帶有腳杯支撐的底座,底座頂部橫向安裝有定位步進輸送機構;底座頂部按照輸送方向依次安裝有隔料放料組件、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不合格分揀機構和不合格推料機構;隔料放料組件一側還安裝有電器控制箱;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側面安裝自動供料器;隔料放料組件和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間安裝有上料定位輸送組件;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和不合格分揀機構之間安裝有用于下料的同步驅動輸送機組合。產品在直線流水線內,自動定位、自動裝配與鎖附、輸送、分揀的全程自動化,不僅作業路程短、裝配速度快,品質有保證、設備結構簡單、采用標準件搭建機構,成本低、交期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裝配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鎖附多種螺絲的全自動設備。
背景技術
工業輸配電用漏電塑殼斷路器的導電系統,由進線端和出線端及導電板組成導電系統,其進線端是由靜觸頭、接線板、導電板、螺絲裝配到底座每個極槽中,出線端由靜觸頭、導電板、螺絲、組裝部件裝入塑殼斷路器底座的每個極槽中,靜觸頭、接線板分別鎖附兩種不同規格的螺絲,采用手持電批將螺絲對其固定在底座內,這些部件承擔導電開關電路的作用,在開關工作中伴隨強烈電弧,會對靜觸頭產生嚴重燒傷,并且電弧金屬顆粒容易引發斷路故障,對靜觸頭和接線板裝配接線座,是進行防護的主要的途徑。
目前塑殼斷路器底座上裝配進線端的靜觸頭、導電板、M6和M5螺絲、出線端接線板、M4和M5螺絲、接線板鎖附M3及底座,均采用人工雙手操作;一手對準靜觸頭觸頭單壓并反轉90°到180°將靜觸頭調整為與底座相同的方向,然后另一手抓取靜觸頭裝入接線座內的極槽內;然后一只手抓取底座,另一手將電批吸取螺絲后鎖附,進線端接線板與螺絲也采取同樣方法手工裝配;導電板采用手工裝配后,將螺絲手工送入,產品四次翻轉并用手指壓緊,另一只手持電批鎖緊螺絲,操作工序多,需5到6人手動完成,而且在進行靜觸頭、接線板與導電板裝配與鎖附螺絲時,工人不僅要手持電批或氣批,還要將底座翻轉和手指壓緊,把螺絲放入螺絲孔后再進行鎖附作業。操作不良多、返工率高,在接線座裝配靜觸頭和接線板時,需對靜觸頭和接線板的位置多次對正,易出現偏移和鎖不緊,對塑殼斷路器質量造成隱患和燒損,這種方式較為繁鎖且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
現有鎖螺絲機構對可實現固定品種螺絲和固定間距鎖付,螺絲與螺絲間距任一發生變化后無法鎖付,沒有自動可調適用不同規格螺絲和可調不同間隙的鎖螺絲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鎖附多種螺絲的全自動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在底座上進出線端部件安裝時,無法實現全自動組裝裝配和全自動鎖附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鎖附多種螺絲的全自動設備,包括帶有腳杯支撐的底座,底座頂部橫向安裝有定位步進輸送機構;底座頂部按照定位步進輸送機構的輸送方向依次安裝有隔料放料組件、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不合格分揀機構和不合格推料機構;隔料放料組件一側還安裝有電器控制箱;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側面安裝自動供料器;隔料放料組件和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間安裝有上料定位輸送組件;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和不合格分揀機構之間安裝有用于下料的下料定位輸送組件。
定位步進輸送機構的輸送方向上依次設置輸入第一工位、舉升定位第二工位、鎖螺絲組件第三工位、不合格換位第四工位、不合格出料第五工位、合格輸出第六工位;隔料放料組件安裝在舉升定位第二工位;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安裝在鎖螺絲組件第三工位;不合格分揀機構安裝在不合格換位第四工位;不合格推料機構安裝在不合格出料第五工位,合格品出料設在合格輸出第六工位。
定位步進輸送機構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對L型支座;兩對L型支座固定一對間隔設置的輸送架;輸送架設有輸送帶,兩輸送架之間通過兩固定桿連接。
雙頭多品種鎖螺絲機構包括支撐組件,支撐組件底部安裝在定位步進輸送機構,頂部連接橫向間距調節組件;橫向間距調節組件連接鎖附組件;鎖附組件底部安裝有螺絲錯位鎖附供給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野陸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野陸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33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