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89666.2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33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蔡端俊;趙陽;陳瀚;陳小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9K11/02;B82Y20/00;B82Y40/00;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加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楊澤奇 |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發光 材料 包裹 金屬 納米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核殼結構納米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為核殼結構納米線,以金屬納米線為內核,在金屬納米線表面包裹有機發光材料形成核殼機構。先以水熱法合成純金屬納米線,再將有機發光材料包裹到金屬納米線表面,形成核殼結構,從而在一維的單根金屬納米線上實現金屬?有機發光材料復合的核殼結構。這種新型的核殼結構的納米材料將有機發光材料和金屬整合在一起,可用于制作納米級別的發光器件,進而實現納米級別的類似OLED結構的發光器件,將給光電信息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應用;不僅克服了成本高的問題,還滿足發光器件具有柔性的特性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核殼結構納米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OLED是一種基于多層有機薄膜結構的電致發光器件,它有著功耗低、響應速度快、低溫特性好、質量小、能實現軟屏等優點。其中,之所以能實現軟屏,是因為OLED襯底材料的可選擇范圍非常廣泛。
透明電極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光電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受到了研究人員們不懈的研究。申請號為CN201710024541.1的《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公告日為2018年08月28日,公開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陰極金屬層;利用紫外線照射清洗后的透明電極ITO;位于所述陰極金屬層與透明電極ITO之間的有機功能層;在所述有機功能層中,沿透明電極ITO至陰極金屬層的電子傳輸方向依次鋪設有:空穴注入層;由微波低溫退火處理且采用染料摻雜8-羥基喹啉鋁制作的發光層;由摻Ag的ZnS薄膜制作的空穴緩沖層。上述發明不僅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層的導電性能,還提高了載流子的密度。
然而傳統透明電極材料ITO價格高昂,并且ITO材料存在易折斷的問題,不能用于柔性光電器件。
發明內容
為解決透明電極材料成本高,不具備柔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為核殼結構納米線,以金屬納米線為內核,在金屬納米線表面包裹有機發光材料形成核殼結構。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納米線包括銅、銀、金、鋁、鎳、鋅、鉑、鈦、釩中的至少一種金屬納米線。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有機發光材料包括Alq3、Znq2、Liq、Beq2、Gaq3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合成金屬納米線;
(2)采用酸處理金屬納米線上附著的殘余物;
(3)步驟(2)中的金屬納米線置于有機發光材料的澄清溶液中,以使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得到有機發光材料包裹金屬納米線的復合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步驟(2)中用來處理處理金屬納米線上附著的殘余物的酸包括醋酸溶液、乳酸溶液、甲酸溶液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選用這幾種特定的酸溶液,能夠有效去除殘留物,且不會對納米線的質量造成影響,能夠使有機發光材料有效包覆在納米線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納米線采用水溶液/有機溶液的液相法合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合成過程中,持續通入高純氮氣,以避免所述金屬納米線被氧化。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有機發光材料的澄清溶液的制備方法:將有機發光材料置于溶劑中,經攪拌、超聲、攪拌三個步驟之后,再離心取上層清液得到無顆粒懸浮的澄清溶液,所選溶劑的極性與所選有機發光材料的極性保持一致,可以充分溶解有機發光材料的一種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96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