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冷卻系統和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58807.4 | 申請日: | 2020-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8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會文;馮仰利;駱富貴;楊立坤;梁彥勇;陳偉健;石晉;楊文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16 | 分類號: | F02F1/16;F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楊勛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冷卻系統 汽車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和汽車,涉及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水泵、缸蓋水套和缸體水套,缸蓋水套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一冷卻液入口和第一冷卻液出口,第一冷卻液入口與水泵連通,缸體水套設置有與第一冷卻液出口連通的第二冷卻液入口,缸體水套設置有第二冷卻液出口,第二冷卻液出口與水泵連通,以使來自水泵的冷卻液能先進入缸蓋水套對缸蓋進行冷卻后,再流入缸體水套以對發動機缸體進行冷卻后回至水泵。汽車包括上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發動機冷卻系統有利于提高冷卻液的冷量利用效益,降低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和汽車。
背景技術
發動機冷卻系統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將發動機正常工作時產生的多余熱量及時帶走,以避免各種不良現象產生;另一方面是在發動機冷啟動時,使發動機盡快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快速暖機),以降低發動機摩擦功,改善發動機燃油經濟性。
然而現有的發動機冷卻系統中,冷卻液從水泵流出后直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流入缸體水套,另一部分流入缸蓋水套,該流動方式不利于提高冷卻液的冷量利用效益,影響發動機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和汽車,其有利于提高冷卻液的冷量利用效益,降低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水泵、缸蓋水套和缸體水套,缸蓋水套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一冷卻液入口和第一冷卻液出口,第一冷卻液入口與水泵連通,缸體水套設置有與第一冷卻液出口連通的第二冷卻液入口,缸體水套設置有第二冷卻液出口,第二冷卻液出口與水泵連通,以使來自水泵的冷卻液能先進入缸蓋水套對缸蓋進行冷卻后,再流入缸體水套以對發動機缸體進行冷卻后回至水泵。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缸蓋水套包括缸蓋上水套和缸蓋下水套,缸蓋上水套設置于缸蓋下水套的上方,第一冷卻液入口和第一冷卻液出口均設置于缸蓋下水套。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冷卻液入口設置于缸蓋下水套靠近發動機排氣側的一側,第一冷卻液出口設置于缸蓋下水套靠近發動機的進氣側的一側。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缸蓋上水套設置有第三冷卻液入口,缸蓋下水套設置有與第一冷卻液入口連通的接口,第三冷卻液入口與接口連通,以使進入缸蓋下水套中的一部分冷卻液能進入到缸蓋上水套。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缸蓋上水套設置有第三冷卻液出口,第三冷卻液出口同時與第三冷卻液入口、水泵連通,第三冷卻液出口位于缸蓋上水套靠近發動機排氣側的一側。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三冷卻液出口和第二冷卻液出口連通后再與水泵連通。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機油冷卻器,機油冷卻器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四冷卻液入口和第四冷卻液出口,第四冷卻液入口與缸體水套連通,第四冷卻液出口與第二冷卻液出口連通。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水泵包括電動水泵,電動水泵連接于第一冷卻液入口。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暖風芯體和廢氣再循環冷卻器,暖風芯體的入口與第二冷卻液出口連通,暖風芯體的出口與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入口連通,廢氣再循環冷卻器的出口與水泵連通。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包括前述實施方式中任意一項的發動機冷卻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588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隔油設備
- 下一篇:含碳固廢燃燒利用與燒結煙氣凈化處理的耦合工藝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