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850880.7 | 申請日: | 2020-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31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肖敏;閻振鑫;徐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9/42 | 分類號: | C12N9/42;C12N15/56;C12N15/70;C12N1/21;C12P19/56;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素平 |
| 地址: | 2501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高效 葡萄 糖苷酶 csbgl 及其 編碼 基因 應用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一種β?葡萄糖苷酶CsBGL,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的編碼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來源于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 sp.)1433,所述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 sp.)1433于2020年7月6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號CGMCC No.20188,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本發(fā)明提供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可以將甜菊苷的槐糖基水解為葡萄糖基,生成甜茶苷,并且不會進一步水解甜茶苷,使其對甜菊苷的轉(zhuǎn)化率達到100%,甜茶苷的收率達100%。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屬于生物技術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甜茶苷是生長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甜茶的提取物,是一種天然的高效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口味接近蔗糖,安全無毒,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及抗齲齒等功效(Kim et al.,2019),對糖尿病、高血糖及肥胖人群是良好的代糖天然甜味劑,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品等天然無卡路里甜味劑市場。另外,甜茶苷還是一種良好的天然助溶劑,可以幫助難溶的藥物溶解以提高藥效,比如抗癌藥紫杉醇,白藜蘆醇和姜黃素等(Chen et al.,2020;Zhang et al.,2012;Zhang et al.,2017)。但是,由于甜茶只適合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濕潤山區(qū)生長,所以天然提取的甜茶苷產(chǎn)量少,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在食品藥品中的應用。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找一種可以便宜且大量的獲取甜茶苷的方法。
甜菊苷的化學結構與甜茶苷相似,將甜菊苷在C13上的槐糖基水解為葡萄糖基就可以轉(zhuǎn)化為甜茶苷。而且甜菊苷是甜菊糖的主要成分之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甜菊糖生產(chǎn)基地,甜葉菊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所以甜菊苷是一種可以大量低價獲取的原料。
現(xiàn)有以甜菊苷為原料生產(chǎn)甜茶苷的方法主要為化學法和生物法,化學法由于不能選擇性的水解糖苷鍵導致甜茶苷的收率低,而且大量使用強酸或強堿試劑易對環(huán)境造成較大污染。而生物法由于對糖苷鍵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以及其環(huán)境友好的特點,普遍被認為是更有前景的方法。
目前已經(jīng)報道的可以水解甜菊苷分子中β-1,2糖苷鍵的酶分為兩類,一類是β-半乳糖苷酶,一類是β-葡萄糖苷酶。2012年報道了Aspergillus sp.(CICIM F0620,來自CCTCC)來源的β-半乳糖苷酶甜菊苷的轉(zhuǎn)化率為98.3%,而甜茶苷的收率只有91.4%(Wanet al.,2012)。2015年Streptomyces sp.GXT6來源的β-葡萄糖苷酶甜菊苷的轉(zhuǎn)化率為98.2%,而甜茶苷的收率只有78.8%(Wang et al.,2015);2019年報道的Sphingomonaselodea ATCC 31461β-葡萄糖苷酶甜菊苷的轉(zhuǎn)化率為98%,而甜茶苷的收率達到99%(Lanet al.,2019),kcat/Km為39.1(s·mM)-1,但是目前的報道中所涉及的方法在轉(zhuǎn)化率及水解效率上仍不完美,仍需繼續(xù)開發(fā)研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發(fā)明概述
本發(fā)明針對甜茶苷在生產(chǎn)中面臨的酶收率較低、效率低,專一性不好等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來源于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 sp.)1433的新型高效的β-葡萄糖苷酶CsBGL及其編碼基因與該酶在制備甜茶苷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β-葡萄糖苷酶CsBGL,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jīng)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50880.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