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體化澆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36701.4 | 申請日: | 202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78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慶豪;金明春;麻玉俠;梅春燕;龔孫武;王柏軍;梁孝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洲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6/14;E04B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喬浩剛 |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體化 澆筑 建筑 房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一體化澆筑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清理工地:根據施工圖紙的設計,圈出待施工土地范圍,對待施工土地進行雜物清理;
S2.構建地基:確定待施工建筑房屋的具體位置以及占地面積,并予以標記,先用挖掘機和裝載機進行機械開挖、平整,再使用壓路機將該位置的土地壓實;
S3.開設排水:在靠近地基的位置設置多條排水槽,且保證排水通暢,避免雨水浸泡地基;
S4.基礎施工:按照施工圖紙的設計,在地基處搭建出建筑房屋的框架模型;
S5.搭建模板:在框架模型外側搭建建筑模板,并將建筑模板固定于框架模型外側;
S6.填充防漏:將建筑模板連接處產生的縫隙中填充灌封膠,然后晾曬至干燥;
S7.材料準備:配制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原料中,采用收縮率小的水泥,且水泥的重量含量控制在混凝土總重量的20%以內;
S8.一體澆筑:將配置完成的混凝土分層澆筑,且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為0.5~0.6m;同時對其進行振搗,振搗棒振動的間距為0.4~0.7m;
S9.后期養護:在澆筑完成后,應在8~12h內對澆筑后的混凝土進行保濕和控溫;
S10.后期處理:在澆筑完畢后,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拍振,抹去混凝土表面浮漿,實行二次抹壓,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沉降收縮裂縫;之后先拆除外側模板、松動墻體內側模板,2~4天后同時拆除頂板和墻體內側模板;
步驟S7配置的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
水泥40~60份、水20~50份、砂60~80份、骨料60~100份、粉煤灰1~3份、穩定劑2~4份、觸變潤滑劑0.3~5份、速凝劑4~8份、膨脹劑0.3~0.7份;
所述觸變潤滑劑為改性硅酸鹽潤滑劑,所述改性硅酸鹽潤滑劑的制備方法為:
S1.稱取蒙脫石納米粉加入至去離子水中,超聲分散至均勻,得到納米蒙脫石溶液;
其中,蒙脫石納米粉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10~15;
S2.稱取甲酰胺加入至所述納米蒙脫石溶液中,攪拌分散至均勻,室溫下攪拌反應1~3h,過濾取固體,使用乙醇洗滌三次,真空干燥,得到納米蒙脫石酰胺化物;
其中,甲酰胺與所述納米蒙脫石溶液的質量比為1:6~12;
S3.稱取所述納米蒙脫石酰胺化物與1,2-丙二醇、正十六烯混合至燒瓶中,通入氮氣作為保護氣,升溫至110~130℃,攪拌反應0.5~1h,再次升溫至280~300℃,攪拌反應2~3h,冷卻至室溫后,使用乙醇洗滌三次,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硅酸鹽潤滑劑;
其中,所述納米蒙脫石酰胺化物、1,2-丙二醇與正十六烯的質量比為1:2~3:0.1~0.2;
所述穩定劑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
活性碳酸鈣4~8份、堿金屬四氫硼酸鹽3~5份、硬脂酸鋅2~5份、聚氨酯1~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1~2份、甲胺錫碘-氮化硼微米線2~3份、水5~10份;
所述甲胺錫碘-氮化硼微米線的制備方法為:
S1.稱取四碘化錫加入至二氯甲烷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四碘化錫溶液;稱取甲基碘化胺,加入至二氯甲烷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甲基碘化胺溶液;將所述四碘化錫溶液與所述甲基碘化胺溶液混合于燒杯中,攪拌分散至均勻,得到甲胺錫碘前驅體溶液;
其中,所述四碘化錫溶液中,四碘化錫與二氯甲烷的質量比為1:3~8;所述甲基碘化胺溶液中,甲基碘化胺與二氯甲烷的質量比為1:5~10;所述四碘化錫溶液與所述甲基碘化胺溶液的體積比為1:1.2~1.5;
S2.稱取氮化硼粉末與氧化石墨烯粉末濕法研磨至均勻,得到混合處理物;取一潔凈石英培養皿,通過稱量得出石英培養皿的重量,再將所述混合處理物均勻地鋪在石英培養皿上,將所述石英培養皿放置于高溫加熱爐中,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升溫至800~1000℃,保溫處理1~2h,之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粘附有固體A的石英培養皿;
其中,氮化硼粉末、氧化石墨烯粉末的質量比為5~8:1;
S3.通過計算得到所述固體A的重量后,將所述粘附有固體A的石英培養皿置于烘箱中,升溫至40~50℃,向所述石英培養皿中分批添加所述甲胺錫碘前驅體溶液,每次添加所述甲胺錫碘前驅體溶液前保證所述石英培養皿中沒有液體溢出,完全添加后,升溫至80~100℃,保溫反應8~12h,得到粘附有固體B的石英培養皿;
其中,所述固體A與所述甲胺錫碘前驅體溶液的質量比為1:8~15;
S4.將所述固體B從石英培養皿上剝離,并將剝離后的所述固體B置于無水乙醇中超聲清洗0.2~0.5h,干燥,得到甲胺錫碘-氮化硼微米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洲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瑞洲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67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