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面自動打磨裝置及其打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36254.2 | 申請日: | 2020-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3135B9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李松濤;趙偉偉;徐思秋;陳顯東;許朝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智歐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0 | 分類號: | B24B27/00;B24B41/02;B24B41/06;B24B7/17;B24B47/08;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面 自動 打磨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面自動打磨裝置及其打磨方法,屬于打磨的技術領域。包括:立架,固定在所述立架上的承載板,設置在所述立架底部的下打磨機構,通過升降裝置安裝在所述承載板的下表面處且位于下打磨機構正上方的上打磨機構,設置在所述立架內部且位于所述下打磨機構一側的升降機構,安裝在所述升降機構頂部的旋轉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旋轉機構末端處的卡接機構。本發明是一種既能夠單面打磨又能夠雙面打磨的裝置,并且根據實際需求改進了對待打磨件安裝的夾具,在不影響打磨效果的同時還便于安裝和拆卸。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打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面自動打磨裝置及其打磨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打磨裝置一般是單面打磨后經翻轉后對另一面進行打磨,實現雙面打磨的效果。但是考慮在翻轉的過程需要考慮到以下問題:翻轉時對待翻轉件與打磨裝置之間的空間要求較高,即如果不拉長待翻轉件與打磨裝置之間的距離,則無法實現對待翻轉件之間的翻轉。并且翻轉后還需要將待翻轉件所在的高度調整到原來所在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才能做到翻轉后的待翻轉件回歸到原始位置對另一個面進行打磨,保證兩側面的打磨效果是一致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雙面自動打磨裝置及其打磨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雙面自動打磨裝置,包括:
立架,固定在所述立架上的承載板,設置在所述立架底部的下打磨機構,通過升降裝置安裝在所述承載板的下表面處且位于下打磨機構正上方的上打磨機構,設置在所述立架內部且位于所述下打磨機構一側的升降機構,安裝在所述升降機構頂部的旋轉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旋轉機構末端處的卡接機構;
其中,所述立架用于安裝上打磨機構、下打磨機構;所述升降機構用于控制卡接機構所在的高度,所述旋轉機構用于實現卡接機構在水平面上的轉動,卡接機構則是對待打磨件進行卡接固定;打磨之前,先將待打磨件固定卡接在卡接機構內,此時的卡接機構與下打磨機構、上打磨機構相互之間沒有重疊,且所述旋轉機構位于最低端;在打磨時,在升降機構和旋轉機構的傳動下,此時的卡接機構位于下打磨機構與上打磨機構之間,下打磨機構與上打磨機構分別對待打磨件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打磨。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架的底板上的安裝板,橫向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的電動氣缸,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的卡塊,與所述卡塊之間為過盈配合的齒條,與所述安裝板相鄰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的安裝架,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安裝架上的轉動軸,緊密套接在所述轉動軸上的旋轉齒輪,對稱設置在所述卡塊兩側的導向桿,套接在所述導向桿上的升降板,以及傳動連接于所述升降板與所述轉動軸之間的第一連桿組件;
其中,所述旋轉齒輪與所述齒條相互嚙合,所述齒條的一端與所述電動氣缸的活塞桿之間為傳動連接。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桿組件包括:底端固定在所述轉動軸上的連接板,以及頂端鉸接于所述升降板的連接桿;
所述連接板的頂端與所述升降桿的低端相互鉸接。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上的安裝座,安裝在所述安裝座上的第一驅動電機,傳動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且位于所述安裝座上方的第一轉動齒輪,安裝在所述安裝座上且與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相鄰的傳動軸,固定調節在所述傳動軸上的第二轉動齒輪,以及固定在所述傳動軸的頂端的旋轉臂;
其中,所述第一轉動齒輪與所述第二轉動齒輪相互嚙合,所述旋轉臂的末端固定連接有卡接機構。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軸的頂端面固定有底座,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底座內部的第一連接軸,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軸頂端的第一旋轉桿,穿插在所述旋轉臂末端處的第二連接軸,固定在所述第二連接軸的頂端的第二旋轉桿,以及鉸接于所述第一旋轉桿與第二旋轉桿之間的傳動桿;所述第二連接軸的低端用于連接所述卡接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智歐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智歐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62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奶茶顏色的調控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車載滅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