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提取裝置及其提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8200.3 | 申請日: | 2020-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4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冠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冠誠 |
| 主分類號: | B01D11/02 | 分類號: | B01D1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王遠同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提取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提取裝置及其提取方法,該裝置包括微波電源、微波發生器、反應器、旋流器,微波電源通過傳輸線連接微波發生器,微波發生器用螺絲與法蘭盤連接諧振腔,諧振腔與反應器通過法蘭盤連接,隔離器夾在該法蘭盤中間,旋流器與反應器對應設置,旋流器的輸入口和輸出口分別連接流量泵和流量泵,流量泵通過金屬管道與配藥罐相連通,流量泵通過金屬管道與儲料罐相連通,儲料罐通過管道與真空脫水裝置連接,真空脫水裝置通過管道與微波濃縮裝置連接,微波濃縮裝置與霧化干燥裝置連接。所述方法包括微波循環輻照、濃縮、干燥等步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提取裝置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微波是指頻率為 300MHZ~300GHZ 的電磁波 , 從電磁波譜圖看出、微波是無線電波中波長最短的波段 , 根據其波長量級可將其分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以及亞毫米波。傳統的加熱方式主要依靠傳導和對流形式將熱量由外向內傳遞 , 而微波加熱則是通過微波能量與被加熱介質的相互作用而達到表里一致被加熱的大大縮短了加熱時間,微波對介質材料是瞬時加熱升溫,能耗也很低。另一方面,微波的輸出功率隨時可調,介質溫升可無惰性的隨之改變,不存在“余熱”現象,極有利于自動控制和連續化生產的需要。微波法用于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已被公認為節能降耗、提高提取物品質的優良方法,本發明在工業化層面提出新的設計思路,目的是為了推進微波技術的持續發展,提高工業化水平的提取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提取物品質并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微波在反應器中大面積的覆蓋是不均衡的,另外微波在物體的穿透力在40-50mm之間,以往的提取方法,除常規高耗能的熱傳導方式提取方法不說外,現有微波提取方法1、罐式微波提取設備體積大微波無法穿透,靠攪拌物料來照射反應,能耗高效率低。2、直管式與盤管式管管與管之間空隙大,未能全部利用微波能,增大能耗。故本發明采用平板旋流式反應器,能均衡反應,沒有局部過熱現象,取代了以往罐式微波提取方式、直管式與盤管式連續微波提取方式的不足之處。本裝置除常規藥物提取外還可以對不同的藥物進行萃取,具有設備簡單、占地面積小,適用范圍廣、萃取效率高、重現性好、節省時間、節省試劑、與傳統煎煮法相比較,克服了藥材細粉易凝聚、易焦化的弊病,提取時間極短,只需短短的幾分鐘就可萃取傳統加熱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目標物質,污染小等特點。此外,中藥提取的環保問題到目前為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本發明中利用高溫等離子對藥物干燥時散發的含藥物成分的氣體進行裂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可以回收利用,用于藥渣和藥物成分干燥的燃料,藥渣通過高溫等離子進行氧化,生成氧化物,用于土壤改良的添加劑,真正達到零排放環保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提取裝置。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的提取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微波電源1、微波發生器3、反應器6、旋流器7,所述微波電源1通過傳輸線連接微波發生器3,微波發生器3用螺絲與法蘭盤連接諧振腔4,所述諧振腔4與反應器6通過法蘭盤連接,所述隔離器5夾在該法蘭盤中間,所述的旋流器7與反應器6對應設置,所述的旋流器7的輸入口和輸出口分別連接流量泵Ⅰ11和流量泵Ⅱ12,所述的流量泵Ⅰ11通過金屬管道與配藥罐10相連通,所述的流量泵Ⅱ12通過金屬管道與儲料罐Ⅱ13相連通,所述的儲料罐Ⅱ13通過管道與真空脫水裝置15連接,所述真空脫水裝置15通過管道與微波濃縮裝置16連接,所述微波濃縮裝置16與霧化干燥裝置17連接。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步驟1:用超聲波清洗機8對藥材進行清洗,清洗后送到粉碎機9并配入一定比例水或其他有機溶劑,固液比5~10之間進行粉碎,粉碎至2mm~0.15 mm之間,送到配藥罐10由內進行攪拌,調整固液比和其他參數;
步驟2:關閉閥門Ⅱb,打開閥門Ⅰa由流量泵Ⅰ11后送到旋流器7進行微波照射后經旋流器7出口連接到流量泵Ⅱ12調整流量與流量泵Ⅰ11保持壓力平衡,以免損壞旋流器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冠誠,未經劉冠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82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捻線機用集成式安全導紗機構
- 下一篇:一種送料裝車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