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拖吸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5009.3 | 申請日: | 2020-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5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新忠;甘嵩;凡海洋;韋宜軍;方恩光;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匠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11/282 | 分類號: | A47L11/282;A47L11/283;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器人 | ||
一種拖吸機器人,包括:拖吸機器人主體,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內安裝有垃圾盒,且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吸塵口,所述吸塵口與所述垃圾盒設置為相連通的結構使得地面的垃圾通過所述吸塵口進入到所述垃圾盒內被收集;并設置第一清潔件和第二清潔件來實現前后分布結構對地面進行拖地清潔效果,第二清潔件對第一清潔件起到補償清潔效果,兩者結合實現對拖吸機器人最大外徑范圍的全面覆蓋進行拖地清潔;并對應設置清洗座來對第一清潔件和第二清潔件進行自動清洗;解決了現有的掃地機器人對地面的拖地范圍小、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以及解決現有的掃地機器人無法實現分布拖地清潔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清潔地面的智能清潔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拖吸機器人。
背景技術
現有掃地機器人為了實現拖地清潔功能,大部分在掃地機器人的底部安裝有平面結構的拖地模塊,通過一平面結構的抹布來對地面進行拖地清潔效果,但是拖地效果相對較差、效率偏低;主要原因為拖地模塊與地面的摩擦力較小,且因受到掃地機器人自身重量的限制導致拖地模塊與地面之間的壓力較小,同時拖地模塊本身無法運動導致其與地面無法實現高頻次的反復拖地效果;因此需要掃地機器人長時間多次往復進行地面清潔;但整體清潔效果還是較差,清潔效率偏低。
部分掃地機器人通過在底部設置旋轉運動的拖地模塊,但是拖地模塊的拖地面積小,無法實現覆蓋到掃地機器人最大外徑的整個寬度范圍內來進行拖地,且無法實現多次拖地的效果,導致拖地清潔效果差,同時效率偏低;現有的掃地機器人在拖地清潔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分步拖地清潔,使得其拖地清潔效果差,容易殘留垃圾在地面上,且容易將垃圾壓接在地面上難以被拖地模塊清潔脫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拖吸機器人,主要解決現有的掃地機器人對地面的拖地范圍小、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以及解決現有的掃地機器人無法實現分步拖地清潔的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拖吸機器人,包括:拖吸機器人主體,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內安裝有垃圾盒,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吸塵口,所述吸塵口與所述垃圾盒設置為相連通的結構使得地面的垃圾通過所述吸塵口進入到所述垃圾盒內被收集;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的前側設置有第一清潔件,所述第一清潔件設置為可貼合地面水平旋轉來進行拖地清潔的結構,當所述第一清潔件與地面相互接觸時其接觸的部分形成一平面結構;所述第一清潔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位于所述吸塵口的前側;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還設置有第二清潔件,所述第二清潔件設置可運動來進行拖地清潔的結構,當所述第二清潔件與地面相互接觸時其接觸的部分形成一平面結構;所述第二清潔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位于所述吸塵口的后側;所述第一清潔件包括第一旋轉件、第二旋轉件,所述第一旋轉件、第二旋轉件分別位于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的前側的兩側位置;所述第二清潔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一側端面位于所述第一旋轉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靠近所述吸塵口的側端面以外且位于所述第一旋轉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遠離所述吸塵口的側端面以內;所述第二清潔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另一側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旋轉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靠近所述吸塵口的側端面以外且位于所述第二旋轉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遠離所述吸塵口的側端面以內。
前述的一種拖吸機器人,所述第一旋轉件和第二旋轉件的水平旋轉方向相反,并設置為沿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的外側朝向內側且沿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的前側朝向后側的方向水平旋轉。
前述的一種拖吸機器人,所述第一旋轉件和第二旋轉件在水平方向上的遠離所述吸塵口的側端面位于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最大外徑位置的兩側側端面以內。
前述的一種拖吸機器人,所述拖吸機器人主體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行走的驅動輪,所述驅動輪在豎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清潔件與所述第二清潔件之間。
前述的一種拖吸機器人,左右兩側的所述驅動輪在豎直方向上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旋轉件的兩側端面之間和所述第二旋轉件的兩側端面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匠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匠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50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