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及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6363.8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0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儉;高華;蔣曉潔;朱波;李小偉;王海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沃格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1/00 | 分類號: | B23P21/00;B23P19/00;B23P19/02;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澤方譽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陳照輝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新區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設備 充電 組件 自動 裝配線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及裝配方法,該自動裝配線包括金屬圈上料工位、金屬遮蔽帽上料工位、自動上螺絲工位、壓合工位、塑料框架上料工位和移栽平臺,移栽平臺設置于移栽平臺驅動模組上,移栽平臺驅動模組驅動移栽平臺依次經過金屬圈上料工位、金屬遮蔽帽上料工位、自動上螺絲工位和壓合工位后復位;機械手將塑料框架儲料工位上的塑料框架放置于定位模組上,壓合工位的壓合模組將經螺絲連接后的金屬圈和金屬遮蔽帽壓合于塑料框架上對應的位置。上述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能夠實現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的自動裝配,不僅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而且裝配效率高,不良率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及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電子設備都需要充電接口,請參閱圖1-圖3所示,圖1是現有的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的金屬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的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的塑料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現有的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注塑成型時加裝的金屬遮蔽帽的結構示意圖。目前,電子設備的充電接口的加工大多采用注塑加工,即將金屬遮蔽帽、金屬圈和塑料框架裝配為一體后進行注塑,成型后將金屬遮蔽帽取下即可。
但是,目前市場上并無對應的將金屬遮蔽帽、金屬圈和塑料框架裝配為一體的全自動設備,一般采用人工配合專用設備進行分步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良率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充電口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良率高的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方法,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充電口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良率高的缺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口組件自動裝配線,其包括:
金屬圈上料工位,包括用于取放金屬圈的第一取料爪組件和驅動第一取料爪組件移動的取料爪驅動模組;
金屬遮蔽帽上料工位,包括儲料倉、振動盤和第一機械手,所述金屬遮蔽帽存放于所述儲料倉內,所述振動盤設置于儲料倉的出料側,所述第一機械手上設置有金屬遮蔽帽取放料吸盤;
自動上螺絲工位,包括自動上螺絲機,通過自動上螺絲機將金屬圈和金屬遮蔽帽連接為一體;
壓合工位,包括定位模組和壓合模組;
塑料框架上料工位,包括第二機械手、塑料框架儲料工位和成品儲料工位,所述第二機械手上設置有用于取放塑料框架的第二取料爪組件;
移栽平臺,設置于移栽平臺驅動模組上,所述移栽平臺驅動模組驅動移栽平臺依次經過金屬圈上料工位、金屬遮蔽帽上料工位、自動上螺絲工位和壓合工位后復位;
所述第二取料爪組件將塑料框架儲料工位上的塑料框架放置于定位模組上,所述壓合模組將經螺絲連接后的金屬圈和金屬遮蔽帽壓合于塑料框架上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的說,所述金屬圈上料工位還包括料帶剝離機構,所述料帶剝離機構將金屬圈從料帶上剝離后送入金屬圈輸送帶上,所述取料爪驅動模組包括第一龍門架、第一橫向電缸模組和第一垂直電缸模組,所述第一橫向電缸模組沿橫向裝配于所述第一龍門架上,所述第一垂直電缸模組裝配于第一橫向電缸模組上,所述第一取料爪組件安裝于第一垂直電缸模組上。
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一取料爪組件包括裝配于第一垂直電缸模組的驅動端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底部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通過垂直設置的直線導軌安裝有第一氣爪固定座,所述第一氣爪固定座上設置第一氣爪,所述第一氣爪包括兩個爪手,取料時,第一氣爪插入金屬圈的內孔并驅動兩個爪手張開抓取金屬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沃格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沃格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63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