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視覺對準的自動化導彈水平裝填系統及其運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60878.0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6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靜;洪鵬;汪孝勝;陳建波;王清運;鄢光紅;鄭威;麻茹雪;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1A9/38 | 分類號: | F41A9/3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蘇一幟 |
| 地址: | 21000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視覺 對準 自動化 導彈 水平 裝填 系統 及其 運行 方法 | ||
1.一種基于視覺對準的自動化導彈水平裝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裝填系統包括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工業機器人系統(2)、視覺對準測量系統(3)、彈體支撐導向裝置(4)、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彈體支撐AGV(6)、推彈設備(7),其中:
所述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用于支撐空載及筒彈滿載狀態的發射筒,所述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位于發射筒的下方,通過支撐調姿架車協同控制,能實現所述發射筒橫向、垂向及周向滾轉調節,方便發射筒與導彈之間的快速準確對接;
所述工業機器人系統(2)用于導彈入筒后自動安裝彈射動力裝置;
所述視覺對準測量系統(3)位于所述發射筒靠近導彈的一端,用于發射筒與彈體支撐導向裝置的快速對準、導彈與發射筒的快速對準;
所述彈體支撐導向裝置(4)位于所述發射筒旁邊,與所述發射筒的筒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固定筒體并為導彈提供裝填軌道;
所述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位于所述導彈下方,所述導彈與所述發射筒同向放置,所述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用于支撐導彈并進行位姿調整,實現彈體橫向、垂向及周向滾轉調節與筒體同軸;
所述彈體支撐AGV(6)用于導彈及支撐調姿架車的轉運和總體支撐;
所述推彈設備(7)位于導彈的尾端,用于自動抓取彈尾L型銷并將彈體推入發射筒內;
所述推彈設備(7)包含導軌(701),所述導軌(701)鋪設在彈體支撐AGV(6)兩端的凸臺上,所述導軌(701)上設有與其相對應的齒輪齒條(702),所述齒輪齒條(702)上設有伺服電機減速機(703),使推彈設備(7)整體沿彈體支撐AGV(6)上的導軌(701)移動;
所述推彈設備(7)的中部為橫梁,所述橫梁上連接推彈頭,所述推彈頭包含外側圓盤(704)和內側圓盤(705),所述外側圓盤(704)接觸彈尾;其中,所述外側圓盤(704)設計有弧形槽接口,通過伺服電機減速機(707)驅動,自動抓取彈尾L型銷并鎖緊;
所述內側圓盤(705)上有凹槽,在水平裝填時彈尾L型銷卡在內側圓盤凹槽內,防止在裝填過程中導彈滾轉;所述內側圓盤(705)凹槽下裝有稱重測力傳感器(706),實時數顯裝填力大小,當裝填力超過預設值時,中止導彈裝填并報警;
所述推彈設備(7)采用伺服電機減速機(703)驅動齒輪齒條(702)將彈體裝填入發射筒內,裝填到位后自動反饋到位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對準的自動化導彈水平裝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與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具有相同的行動單元,所述行動單元包括行走機構(101)、升降機構(102)、橫移機構(103)、滾轉機構(104),雙車協同控制可實現六自由度調姿功能;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與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均具有稱重測力傳感器,可實時數顯壓力值并進行自動調節,實現產品恒力支撐,避免導彈虛支撐現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對準的自動化導彈水平裝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與所述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使用電機減速機驅動進行調姿或者使用手輪驅動進行調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對準的自動化導彈水平裝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視覺對準測量系統(3)包括雙目視覺相機,所述雙目視覺相機通過支架固定于地面,在筒體、彈體支撐導向裝置及彈體粘貼編碼點,利用帶特征點的攝影測量筆標定筒體軸線、筒體尾部銷孔位置、彈體支撐導向裝置過渡框銷孔位置,所述視覺對準測量系統(3)通過識別帶特征點的攝影測量筆位置,將筒體軸線、筒體尾部銷孔位置、彈體支撐導向裝置過渡框銷孔位置轉換到筒體、彈體支撐導向裝置粘貼的編碼點上,所述視覺對準測量系統(3)通過識別編碼點擬合筒體、彈體支撐導向裝置及彈體外表的圓柱軸線,從而實時檢測筒體及彈體的位置姿態信息,并將所述位置姿態信息反饋給筒體支撐調姿架車(1)、彈體支撐調姿架車(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08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溶洞暗河環境隧道施工的隧道正洞區域施工方法
- 下一篇:垂直半導體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