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喹啉衍生物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60358.X | 申請日: | 2020-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4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媛媛;王誠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1/4709 | 分類號: | A61K31/4709;A61K45/06;A61K31/418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206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治療 膠質 細胞 喹啉 衍生物 | ||
本申請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本申請涉及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喹啉衍生物。具體而言,本申請涉及喹啉衍生物聯合至少一種化療藥物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喹啉衍生物的用途;喹啉衍生物化合物I的化學名稱為1?[[[4?(4?氟?2?甲基?1H?吲哚?5?基)氧基?6?甲氧基喹啉?7?基]氧基]甲基]環丙胺。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醫藥領域,本申請涉及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喹啉衍生物,具體而言,本申請涉及喹啉衍生物聯合至少一種化療藥物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喹啉衍生物的用途。
背景技術
膠質瘤是起源于神經膠質細胞的腫瘤,也稱為神經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將膠質瘤分為WHO I-IV級,I、II級為低級別膠質瘤,III、IV級為高級別膠質瘤。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惡性腦腫瘤,分別占膠質瘤的6%和54%。膠質母細胞瘤是致死性最強的腦腫瘤,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生存期為1年,5%的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IDH突變檢測已成為膠質瘤分類的重要指標,提示著患者的預后。超過50%的繼發膠質母細胞瘤中發現TP53基因突變,但較少出現在少突膠質細胞瘤中。大多數侵襲性星形細胞瘤同時表達IDH變異和TP53變異,反之IDH野生型也較少表達TP53變異。在新版膠質瘤分類中,染色體1p/19q共缺失合并IDH突變被定義為少突膠質細胞瘤的一個亞型。此外,膠質瘤涉及的突變還有ATRX和TERT突變、組蛋白突變、MGMT啟動子甲基化、BRAF突變。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可以進一步深刻地理解各類型膠質瘤的生物學行為,并指導新的抗腫瘤藥物的開發。
膠質母細胞瘤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主要化療藥物有替莫唑胺、亞硝脲類、丙卡巴肼、鉑類、長春堿類及喜樹堿類藥物等。其中手術后替莫唑胺同步放療聯合輔助化療已成為新診斷GBM的標準治療方案。新的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新療法開始在膠質母細胞瘤治療中得到嘗試,但療效尚需臨床試驗的驗證。
發明概述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的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i)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ii)至少一種化療藥物;和任選的放射療法。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至少一種化療藥物的藥物組合,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中的用途。
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其包括:第一隔室中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和第二隔室中包含至少一種化療藥物。
第四方面,本申請提供了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試劑盒,其包含(a)含至少一個單位劑量的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藥物組合物,(b)含至少一種化療藥物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和(c)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說明書。
第五方面,本申請提供的治療方法、藥物組合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中的用途、或試劑盒,還可以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免疫治療藥物、大分子抗體藥物。
第六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至少一種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和/或免疫治療藥物和/或大分子抗體藥物的藥物組合,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中的用途。
發明內容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的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i)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ii)至少一種化療藥物;和任選的放射療法。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化合物I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至少一種化療藥物的藥物組合,在制備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603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