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走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37216.1 | 申請日: | 202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9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彭軍強;張雨;邊慶普;于志宏;李桂玲;劉錫恒;曹月真;王素芹;薛鶴娟;周月俠;張月華;劉桂麗;劉艷明;司皓同;蔣桂彪;孫曉飛;鄭磊磊;李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04 | 分類號: | A61H3/04;A61H1/02;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國維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謝茵 |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走 輔助 裝置 | ||
1.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架,底部設有滾輪,所述外框架用于匡扶人體且設有用于支撐人體上肢的承托部;
提拉機構,設于所述外框架上且具有可升降的綁帶,所述綁帶用于連接人體并協助人體起立;以及
助力機構,設于所述外框架上且具有可移動的接觸件,所述接觸件用于接觸并驅動人體腿部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機構包括:
第一動力單元,固設在所述外框架上;
第一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一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連接;以及
連接帶,設于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的升降端,并在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的帶動下上升或下降,所述連接帶用于捆綁人體腰部或兜住人體襠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分設在所述外框架的兩側部位,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
卷筒,與所述第一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連接并在所述第一動力單元的驅動下轉動;
鋼絲繩,一端連接并卷繞于所述卷筒,另一端用于連接所述連接帶;以及
約束組件,所述約束組件包括設于所述外框架上的引導件和走繩腔,所述約束組件用于使所述鋼絲繩按預設路徑延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件上設有供所述鋼絲繩穿過的通過孔,所述引導件上還設有環繞所述通過孔的開口腔,所述開口腔內充滿滾珠,所述滾珠部分露出所述開口腔且與所述鋼絲繩滾動接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繩腔內設有多個輥輪,所述輥輪分為兩列,兩列所述輥輪的中間形成走繩通道,所述走繩通道的最大寬度等于所述鋼絲繩的直徑。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件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助力機構包括:
第二動力單元,固設在所述外框架上;以及
第二傳動組件,與所述第二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連接并設有兩個推頂端,所述推頂端分別連接兩個所述接觸件并帶動所述接觸件沿人體的前后方向水平運動,兩個所述接觸件的運動方向相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組件包括:
兩個齒輪,分別連接所述第二動力單元的輸出端;
兩個齒條,分別連接兩個所述齒輪,并在所述齒輪的驅動下移動;
兩個導向塊,分別連接兩個所述齒條;以及
反向齒輪軸,兩端設有反向齒輪,所述反向齒輪軸設置在一對所述齒輪和齒條之間,所述反向齒輪軸用于使與自身連接的所述齒條的運動方向與另一個所述齒條的運動方向相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件為用于推頂人體腿部后側且斷面為弧形的半圓板,所述半圓板與人體腿部接觸的部分設有滾球。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包括基底部和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的高度可調并借助插銷與所述基底部相對固定,所述承托部設于所述升降部的頂端。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件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接觸件之間設有座位,所述座位的高度可調并借助鎖緊螺栓與所述外框架相對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衡水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372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旋轉蓄熱式熱力氧化爐
- 下一篇:一種方便鎖合調節的中心化持骨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