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29040.5 | 申請日: | 2020-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0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杜明足;王洪波;黃浩;邢化冉;陳景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7/69 | 分類號: | A61K47/69;A61K47/52;A61K31/704;A61K33/06;A61K33/30;A61P35/00;A61P37/04;C01B25/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學俊 |
| 地址: | 26420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羥基 磷灰石 載藥微球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貝殼為主要原料,利用水熱合成技術制備鋅摻雜羥基磷灰石微球,再在其中裝載藥物而制得;其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貝殼粉碎研磨,用200目濾網進行篩選,獲得貝殼粉末;
(2)將貝殼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并不斷地攪拌至不產生氣泡,而后離心,取上清液;
(3)將步驟(2)得到的上清液定容至50ml,而后在攪拌的同時以1ml/min的速率向其中滴加磷酸溶液;
(4)待磷酸溶液滴加結束,添加鋅鹽、檸檬酸鈉、尿素,并持續攪拌0.5h,得到澄清的前驅體反應液;
(5)將步驟(4)制得的前驅體反應液進行水熱反應;
(6)反應結束后,自然冷卻至室溫,離心水洗,乙醇洗滌,干燥,得到鋅摻雜羥基磷灰石微球;
(7)將步驟(6)中得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微球加入至1mg/ml的藥物水溶液中,恒溫避光持續震蕩,然后離心水洗三次,避光真空干燥,得到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物料按重量份計包括:貝殼粉末2.5-5份、鋅鹽0.02-4份、檸檬酸鈉2.352-23.528份、尿素60份;
所用鋅鹽中的Zn2+與貝殼粉末中Ca2+的摩爾比為1:1~49;
所用磷酸的量按其中PO43-與鋅鹽中Zn2+、貝殼粉末中Ca2+的摩爾關系為(Ca+Zn)/P=1.67:1進行換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貝殼為鮑魚殼、貽貝貝殼、牡蠣殼、珍珠貝殼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鋅鹽為氯化鋅、硝酸鋅、硫酸鋅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用醋酸溶液的濃度為10~30vol.%;離心轉數為9000rpm,離心時間為5~10min,離心溫度為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用磷酸溶液的體積為50m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60~90℃,時間為36-48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離心轉數為8000rpm,離心時間為10~15min,離心溫度為4℃;干燥溫度為6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所得鋅摻雜羥基磷灰石微球為多孔結構,其尺寸為2-3μm,孔徑為6n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藥物為淫羊藿苷、阿霉素、卡鉑、順鉑、姜黃素、環磷酰胺、博來霉素、長春新堿、潑尼松中的一種或幾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鋅摻雜羥基磷灰石載藥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震蕩溫度為37℃,震蕩時間為48h;離心轉數為5000rpm,離心時間為10~15min,離心溫度為4℃;真空干燥溫度為50℃,干燥時間為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90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uFeC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涂料噴涂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