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飛機在地面上行駛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23772.3 | 申請日: | 2020-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2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董操;許成杰;姜逸民;肖揚;李闖;任碧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F1/22 | 分類號: | B64F1/22;B64C25/36;B60P3/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張蘭英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面上 行駛 飛機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飛機在地面上行駛的系統和方法。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包括行駛功能控制系統和行駛功能供電系統。飛機還包括行駛功能對接系統和機輪輸入對接系統。行駛功能對接系統包括電源輸出對接系統和控制輸出對接系統。電源輸出對接系統可釋放地與機外裝置對接,以將來自飛機的APU的飛機電源輸出到機外裝置,機外裝置包括機輪驅動系統。控制輸出對接系統可釋放地與機外裝置對接,以將來自飛機的信號輸出到機外裝置。機輪輸入對接系統安裝在飛機的起落架上,使得起落架的機輪與機輪驅動系統可釋放地對接,以驅動機輪旋轉。飛機電源通過電源輸出對接系統輸入到機輪驅動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場飛機地面滑行/牽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飛機在地面上行駛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民用航空業快速發展,機場起降架次、繁忙程度也在不斷增加,為滿足這種現狀,各機場也在按計劃進行擴建擴容。同時,安全的機場環境也不斷被提出來。
目前,飛機起飛從停機坪到滑行道需要牽引,從滑行道到跑道或飛機著陸從跑道到停機坪的滑行均需要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而飛機在滑行時,以A380為例其滑行時每分鐘會消耗大約60千克燃油、排放數千克二氧化碳,而且會縮短發動機壽命和產生噪音污染。此外,大型機場的飛機在地面滑行時間長,發動機運轉效率低下、能源浪費嚴重。
例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繁忙的滑行道擁堵現象嚴重,飛機在地面上的發動機空耗浪費巨大,據IAI和Airbus的研究預測,到2012年,每年在滑行過程中油耗總成本約為70億美元。還預測,這些燃料的消耗,將導致每年約18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外來物損傷(FOD)每年約3.5億美元的成本。
飛機牽引工作需要飛機牽引車。為了滿足牽引力的要求,無論有桿或無桿飛機牽引車都需要非常巨大的車重,增加了能源消耗。同時牽引工作需要很高的駕駛技術并可能損害前起落架。同時,機場和航空公司對飛機進離港等場面作業需要配備大量的工作人員,增加了運營成本。
目前有公司推出了一種電力綠色滑行系統,在主起落架的輪胎上使用了電動馬達和減速器,由飛機的輔助動力裝置供電驅動主起落架輪胎。這種解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飛機燃油空耗的問題,但是需要飛機增加數百公斤的重量。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節能、智能、高效、安全的飛機牽引和滑行方法、系統和裝置的方案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升機場運營效率,提高飛機發動機壽命,并減少機場工作人員工作負荷,減少燃油消耗、廢氣排放的飛機自主牽引/滑行的方法和系統,使得飛機滑行/牽引一體化。該方法和系統涉及到飛機的改造、飛機牽引車的改造、牽引/滑行的方法的改造。
為此,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包括行駛功能控制系統和行駛功能供電系統,行駛功能控制系統能夠控制飛機在地面上行駛,行駛功能供電系統包括飛機的APU,以為飛機的行駛提供電源,飛機還包括:
行駛功能對接系統,行駛功能對接系統包括:
電源輸出對接系統,電源輸出對接系統可釋放地與機外裝置對接,以將來自飛機的APU的飛機電源輸出到機外裝置,機外裝置包括機輪驅動系統;
控制輸出對接系統,控制輸出對接系統可釋放地與機外裝置對接,以將來自飛機的信號輸出到機外裝置;
機輪輸入對接系統,機輪輸入對接系統安裝在飛機的起落架上,使得起落架的機輪與機輪驅動系統可釋放地對接,以驅動機輪旋轉;
其中,飛機電源通過電源輸出對接系統輸入到機輪驅動系統。
較佳地,在上述能在地面上行駛的飛機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機輪輸入對接系統包括一對動力輸入機械接口,一對動力輸入機械接口分別設置在起落架的一對機輪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37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