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23591.0 | 申請日: | 2020-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7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彭美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心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3/22 | 分類號: | B66C13/22;B66C23/36;B66D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廣技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崔征 |
| 地址: | 510665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吊臂 自動 升降 控制系統 | ||
1.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頂端的左側固定安裝有受光器(2),所述底座(1)的頂側中端固定安裝有支柱(7),所述支柱(7)的頂端固定安裝有支架(8),所述支架(7)底部的右側固定安裝有發光器(6),所述支架(8)底部的左側固定安裝有電葫蘆(9),所述電葫蘆(9)上設置有吊帶(10),所述吊帶(10)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支桿(13),所述支桿(13)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掛鉤(12),所述支桿(13)的外圈設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底側開設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內部頂端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拉力傳感器(14),兩個所述拉力傳感器(14)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拉帶a(16),兩個所述拉帶a(16)的底端分別與支桿(13)左右兩側的底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裝有萬向輪(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7)的前側中部固定安裝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的內部設置有單片機(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的底側橫截面呈圓環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的頂端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拉帶b(17),兩個所述拉帶b(17)的頂端分別與支桿(13)左右兩側的上端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輪(3)頂部設置有卡輪轂(21),所述卡輪轂(21)用于固定萬向輪(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靠近所述電葫蘆(9)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滑輪裝置(18),所述支架(8)靠近所述支柱(7)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滑輪裝置(19),所述第一滑輪裝置(18)包括:
第一支柱(1801),所述第一支柱(1801)固定連接在支架(8)底部;
第一連接桿(1802),所述第一連接桿(1802)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柱(1801)下端;
第一滑輪(1803),所述第一滑輪(1803)與第一連接桿(1802)的前端通過軸承連接;
第二滑輪(1804),所述第二滑輪(1804)與第一連接桿(1802)的后端通過軸承連接;
第一驅動器(1805),所述第一驅動器(1805)固定連接于第一連接桿(1802)中部,用于驅動第一滑輪(1803)和第二滑輪(1804)轉動;
所述第二滑輪裝置(19)包括:
第二支柱(1901),所述第二支柱(1901)固定連接在支架(8)底部;
第二連接桿(1902),所述第二連接桿(1902)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柱(1901)下端;
第三滑輪(1903),所述第三滑輪(1903)與第二連接桿(1902)的前端通過軸承連接;
第四滑輪(1904),所述第四滑輪(1904)與第二連接桿(1902)的后端通過軸承連接;
第二驅動器(1905),所述第一驅動器(1905)固定連接于第二連接桿(1902)中部,用于驅動第三滑輪(1903)和第四滑輪(1904)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臂自動升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外部設置有移速感應裝置(20),所述移速感應裝置(20)還包括:
安裝座(201),用于固定移速傳感器,所述安裝座(201)內壁設置有第一彈簧(2011)、第二彈簧(2012),所述第一彈簧(2011)的一端與安裝座(201)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固定片(201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2012)的一端與安裝座(201)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固定片(2016)固定連接;
移速傳感器(202),用于測量套筒(11)的瞬時速度,通過電路與所述單片機(5)電性連接,所述移速傳感器(202)測量套筒(11)的移動速度的步驟為:
步驟1:移速傳感器(202)根據公式(1)計算位移傳感器中的瞬時電感Ps;
其中,λk為空氣的磁導率,E1為位移傳感器中第一線圈的電磁場強度,E2為位移傳感器中第二線圈的電磁場強度,λt為位移傳感器中鐵芯的磁導率,rt為位移傳感器(202)中鐵芯的半徑,rk為位移傳感器中鐵芯外壁到線圈內壁的距離,lt為位移傳感器中鐵芯的長度,l1為位移傳感器中第一線圈的長度;l2為位移傳感器中第二線圈的長度;
步驟2:移速傳感器(202)根據公式(2)計算套筒(11)的瞬時速度Vs:
VS=κ*PS (2)
其中,κ為瞬時電感與瞬時移速之間的轉換系數;
步驟3:所述單片機(5)比較套筒(11)的瞬時速度Vs和瞬時速度預設值V1,若Vs<V1,則所述第一驅動器(1805)驅動第一滑輪(1803)和第二滑輪(1804)加速轉動,第二驅動器(1905)驅動第三滑輪(1903)和第四滑輪(1904)加速轉動;若Vs=V1,則所述第一驅動器(1805)驅動第一滑輪(1803)和第二滑輪(1804)勻速轉動,第二驅動器(1905)驅動第三滑輪(1903)和第四滑輪(1904)勻速轉動;若Vs>V1,則所述第一驅動器(1805)驅動第一滑輪(1803)和第二滑輪(1804)減速轉動,第二驅動器(1905)驅動第三滑輪(1903)和第四滑輪(1904)減速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心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州心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35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報送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低碳烴耐硫脫氧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