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22226.8 | 申請日: | 2020-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9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白晶;路萌萌;王先麗;程兆俊;邵怡;薛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28 | 分類號: | A61F2/28;A61F2/3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趙吉陽 |
| 地址: | 21516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腔 再生 修復 系統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口腔種植技術領域。其中,制備方法包括:獲取待修復口腔的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根據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分別建立屏障膜三維模型和骨支架三維模型;根據屏障膜三維模型,打印形成載藥屏障膜,載藥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第一弧形表面與待修復口腔的骨缺損區相對應;根據骨支架三維模型,在載藥屏障膜的第一弧形表面上打印形成載藥多孔骨支架,以獲得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本發明采用3D打印技術可實現載藥屏障膜和載藥多孔骨支架分次成形,兩步成形法有效避免了載藥屏障膜內具有促進軟組織愈合及抗菌功能的藥物在制備過程中發生熱分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口腔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的制備方法與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
背景技術
顱頜面骨是口腔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起骨性支持作用,還是咀嚼、吞咽和語言等功能的結構基礎。各種致病因素如腫瘤、外傷、放射性骨壞死、骨髓炎、牙周炎或先天性疾病均可導致骨缺損及缺失,其發病率占口腔疾病首位。嚴重的顱頜面骨缺損會進一步引起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礙,同時也增加了后繼口腔修復治療的難度,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帶來巨大痛苦。顱頜面骨缺損修復重建手術難度大,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目前,引導組織再生術(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植骨術、結合各種生長因子的口腔顱頜面骨再生術是獲得健康骨組織再生最主要的手術方法。在患口腔骨缺損疾病時,不同患者缺損的部位和形態各異,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骨吸收破壞。傳統口腔顱頜面骨修復手術是在牙齦翻瓣后在骨缺損區域直接植入骨粉,再覆蓋上一層軟組織生長屏障膜以防止軟組織生長過快從而占據骨組織生長空間,造成成骨量不足的缺陷,這就要求屏障膜需要滿足:(1)選擇性過濾能力,只需體液與養分穿入,避免牙齦組織的穿透;(2)生物安全性,無毒性、細胞/組織相容性好;(3)具有一定強度。而傳統的可吸收膠原膜或鈦膜,缺乏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和促進組織愈合的功能,在進行骨增量手術后常出現缺損區軟組織不足和細菌感染的現象。
因此,針對上述屏障膜存在的問題,以及,口腔骨吸收破壞形式各異,存在植入骨粉手術時間長,不易堆積,操作復雜,易引起感染等缺點,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其包括的屏障膜可滿足上述需求條件,以及能夠實現個性化定制、抵抗口腔局部細菌滋生、快速拉攏軟組織愈合及促進骨缺損區骨組織原位再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的制備方法與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
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獲取待修復口腔的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
根據所述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分別建立屏障膜三維模型和骨支架三維模型;
根據所述屏障膜三維模型,打印形成載藥屏障膜,所述載藥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與待修復口腔的骨缺損區相對應;
根據所述骨支架三維模型,在所述載藥屏障膜的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打印形成載藥多孔骨支架,以獲得所述口腔骨再生修復系統。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分別建立屏障膜三維模型和骨支架三維模型,包括:
根據所述骨缺損區的三維形態數據,建立與所述骨缺損區大小、深度、輪廓相匹配的屏障膜三維模型,以及,建立與所述骨缺損區形狀相匹配的骨支架三維模型。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屏障膜三維模型,打印形成載藥屏障膜,包括:
將所述屏障膜三維模型轉化為3D打印機可識別的機器指令文件格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晶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222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