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控制臂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14458.9 | 申請日: | 202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3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方程;王昌斌;成龍;李繼川;李菁華;石海鑫;王念強;韓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B60G7/04;B29C70/6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控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汽車的輕量化懸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復合材料控制臂及其制備方法。該控制臂包括本體、第一襯套、第二襯套和球銷,所述第一襯套、第二襯套和球銷均通過螺栓與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本體的內部鑲嵌有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和第三加強條;所述本體的中間位置設有腹板。本體由短切纖維增強片狀模塑料制成,第一加強條、第二加強條和第三加強條均由連續纖維預浸料制成。本發明中本體與加強條的組合方案類似骨骼和肌肉的仿生學原理,使其具有優異的剛度和強度性能,能夠有效地傳遞載荷,同時保證連接點處的強度,相比現有的控制臂,在提升性能的同時極大程度地實現輕量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的輕量化懸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復合材料控制臂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汽車油耗以及排放法規日益嚴苛,汽車輕量化的工作愈發地迫切。在汽車輕量化方面,以復合材料代替金屬的解決案例也在不斷地被探索、研究與應用??刂票圩鳛槠噾壹芟到y的導向和傳力元件,將作用在車輪上的各種力傳遞給車身,同時保證車輪按一定軌跡運動,對汽車運行的平穩性有重要影響。目前傳統的汽車控制臂有鍛造式、雙片式鋼板焊接式、單片鋼板沖壓式等,但傳統的金屬材料使得控制臂的輕量化減重空間非常有限。
近年來隨著復合材料的發展,逐步出現復合材料往控制臂方面的技術探索,但是受限于控制臂的復雜結構,其工藝方法和連接方案一直是技術難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控制臂及其制備方法,能實現控制臂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同時具有良好的輕量化效果,解決了現有控制臂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技術方案結合附圖說明如下:
一種復合材料控制臂,包括本體1、第一襯套2、第二襯套3和球銷4,所述第一襯套2、第二襯套3和球銷4均通過螺栓7與本體1固定連接,所述本體1的內部鑲嵌有第一加強條51、第二加強條52和第三加強條53;所述本體1的中間位置設有腹板14。
所述本體1上設有第一連接端11、第二連接端12和第三連接端13;所述第一連接端11上設有第一連接孔111和第二連接孔112;所述第二連接端12上設有第三連接孔121和第四連接孔122;所述第三連接端13上設有第五連接孔131和第六連接孔132;所述第一連接孔111、第二連接孔112、第三連接孔121、第四連接孔122、第五連接孔131和第六連接孔132內均設有金屬襯套6;所述第一連接孔111、第二連接孔112、第三連接孔121、第四連接孔122、第五連接孔131和第六連接孔132的兩端設有凸臺16;所述金屬襯套6的上表面和凸臺16的上表面平齊;所述第一連接端11與第一襯套2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12和第二襯套3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端13和球銷4連接。
所述第一加強條51和第二加強條52為直線形結構;所述第三加強條53為弧形結構;所述第一加強條51、第二加強條52和第三加強條53的兩端均設有圓環54,中間截面為矩形;所述圓環54的內徑尺寸等于金屬襯套6外徑的尺寸;所述第一加強條51、第二加強條52和第三加強條53的高度小于金屬襯套6的高度;所述第一加強條51的圓環54的位置與第一連接孔111和第六連接孔132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二加強條52的圓環54的位置與第二連接孔112和第三連接孔121的位置對應;所述第三加強條53的圓環54的位置與第四連接孔122和第五連接孔131位置對應。
所述本體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一圈封閉的加強筋10;所述加強筋10和第一加強條51、第二加強條52和第三加強條53的布置路徑一致;所述加強筋10包裹住第一加強條51、第二加強條52和第三加強條53的非圓環部位;所述加強筋10在第一連接端11、第二連接端12和第三連接端13的位置均設有讓位結構101;所述腹板14的中間開有工藝孔15;所述加強筋10與腹板14形成的截面呈“H”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1445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