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催化劑組合物及由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01246.7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3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從新;田志堅;徐剛;曲煒;張亞勝;李鵬;潘多峰;潘振棟;崔軍;袁芳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克拉瑪依華澳特種油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9 | 分類號: | B01J27/19;C10M177/00;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65105 | 代理人: | 譚南;周星瑩 |
| 地址: | 11602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催化劑 組合 丙烷 瀝青 生產 粘度 潤滑油 基礎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是一種催化劑組合物及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后者將低粘度指數的丙烷脫瀝青油首先加氫預處理,完成原料的加氫脫硫、加氫脫氮、芳烴飽和及選擇性裂;加氫預處理油進入加氫異構反應區,在高選擇性加氫異構催化劑上完成加氫預處理油的加氫異構;加氫異構油進入補充精制反應區進一步加氫飽和得到粗產品;粗產品分餾得到石腦油、航煤、柴油以及各粘度等級基礎油等產品。本發明所述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各粘度等級基礎油收率,特別是150BS基礎油的收率,產品性質優異,而副產品石腦油、航煤和柴油收率大幅降低,工藝簡單、能耗更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是一種催化劑組合物及其在在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中的應用,還包括一種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光亮油是一種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作為基礎油粘度調和組分,廣泛應用于各類發動機油、齒輪油和潤滑脂等產品的生產。光亮油粘度等級按照100℃賽氏粘度整數值分為90BS、120BS和150BS等,對應的100℃運動粘度分別為17mm2/s至22mm2/s、22mm2/s至28mm2/s和28mm2/s至34mm2/s,粘度越高適用范圍越廣。光亮油其它重要指標還包括粘度指數、色度和氧化安定性等,這些指標決定著光亮油品質的好壞,取決于原料來源及具體生產工藝。
光亮油傳統生產工藝為減壓渣油經過丙烷脫瀝青、溶劑精制、溶劑脫蠟及白土補充精制,屬于物理分離方法,對原料性質要求較高,加工流程長,溶劑、白土用量大,光亮油質量差、收率低。綜合來看,傳統生產工藝較為落后。隨著煉油技術的進步,加氫處理、催化脫蠟、異構脫蠟及補充精制工藝出現,可分別替代或補充傳統的溶劑精制、溶劑脫蠟及白土補充精制過程,光亮油的生產工藝得到了較大的改進。比如CN108473891A公開了減壓油脫瀝青、加氫處理和溶劑脫蠟的工藝;CN101768470A公開了減壓渣油脫瀝青、加氫處理、溶劑脫蠟、催化脫蠟和補充精制的工藝;CN102732301B公開了加氫處理、溶劑脫瀝青、加氫處理和催化脫蠟的工藝;CN106715658B公開了脫瀝青環烷基蠟油加氫處理、催化脫蠟和補充精制的工藝;CN102079994B公開了輕質脫瀝青油溶劑精制、溶劑脫蠟、加氫處理、加氫異構和補充精制的工藝。這些工藝提供了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可以解決傳統工藝上的很多缺陷,但在產品收率、性能,以及整個工藝流程效率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催化劑組合物及由丙烷脫瀝青油生產高粘度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將粘度指數小于50的輕質丙烷脫瀝青油經過簡單的加氫預處理、加氫異構、補充精制工藝可以高收率地制得低傾點、高粘度指數的潤滑油基礎油,其技術關鍵在于加氫預處理油進入加氫異構工序前蒸除小于180℃的輕質餾分以及基于微孔被部分積碳堵塞催化劑(加氫異構催化劑)的加氫異構脫蠟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之一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催化劑組合物,包括加氫預處理催化劑、加氫異構催化劑和補充精制催化劑;加氫預處理催化劑由耐熱無機氧化物為載體以及負載在該載體上的鎳、鉬、鈷和鎢中的一種或幾種金屬,以及選自氟、磷、硅和硼中的一種或幾種助劑組成;加氫異構催化劑為負載貴金屬的硅酸鋁分子篩催化劑,加氫異構催化劑的微孔積碳量為0.3wt%至8wt%;補充精制催化劑由耐熱無機氧化物為載體以及負載在該載體上的鉑、鈀和銥中的一種或幾種貴金屬,以及選自鎳、鉬、鈷和鎢中的一種或幾種助劑組成。
下面是對上述發明技術方案之一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克拉瑪依華澳特種油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克拉瑪依華澳特種油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012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