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電機轉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9760.1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5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季臣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振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04 | 分類號: | H02K5/04;H02K5/24;H02K7/00;H02K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2257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汽車電機 轉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電機轉子,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銜接板(2),所述銜接板(2)上轉動套接有轉軸(3),所述轉軸(3)的另一端固接有軸套(4),所述軸套(4)內滑動套接有延伸軸(5),所述延伸軸(5)的另一端固接有軸承連接座(6),且延伸軸(5)內開設有空腔,且軸套(4)的側壁上開設有孔道,所述孔道內滑動套接有傳動軸(7),所述傳動軸(7)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內,且傳動軸(7)的伸入端上固定套接有主動齒輪(8)。本發明能夠提高隔音效果,使得汽車噪音降低,提高了體感和舒適度,且電機轉子的轉軸長度可調節,提高了電機轉子的適用范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電機轉子。
背景技術
電機轉子分為電動機轉子和發電機轉子,電機轉子分為內轉子轉動方式和外轉子轉動方式兩種,內轉子轉動方式為電機中間的芯體為旋轉體,輸出扭矩或者收入能量,外轉子轉動方式即以電機外體為旋轉體,不同的方式方便了各種場合的應用。
市場上的一般電機轉子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噪音,自身隔音效果差,從而造成汽車噪音比較大,影響體感和舒適度,且一般電機轉子上的轉軸長度固定,在與不同設備連接時,易造成轉軸長度不夠,降低了電機轉子的使用范圍,帶來了局限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適用范圍更廣的電動汽車電機轉子。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汽車電機轉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銜接板,所述銜接板上轉動套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固接有軸套,所述軸套內滑動套接有延伸軸,所述延伸軸的另一端固接有軸承連接座,且延伸軸內開設有空腔,且軸套的側壁上開設有孔道,所述孔道內滑動套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內,且傳動軸的伸入端上固定套接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的側壁上嚙合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內固定套接有絲桿,所述絲桿的一端與空腔的底面轉動連接,所述絲桿的另一端嚙合套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側壁上固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另一端與空腔的側壁滑動連接,且移動塊的頂面固接有卡桿,所述卡桿的另一端與延伸軸滑動套接。
作為優選地,所述銜接板的側壁上分別安裝有隔音板和導柱,所述導柱的側壁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安裝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固接有卡塊,且銜接板和導柱上滑動套接有推桿,所述推桿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內,且推桿的伸入端與卡塊接觸連接。
作為優選地,所述推桿和卡塊的接觸面為傾斜平行面,且殼體的內壁上開設有卡口一,所述卡口一與卡塊嵌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所述軸套的內壁上開設有卡口二,所述卡口二設置有若干組,且卡口二與卡桿嵌合連接,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為斜口齒輪,所述絲桿與卡桿平行設置。
作為優選地,所述隔音板的側壁上安裝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圍繞隔音板螺旋設置,所述導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導柱關于銜接板的中軸線對稱設置。
作為優選地,所述銜接板內開設有真空層,所述殼體內開設有導槽,所述導槽與導柱滑動套接。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優點:
該電動汽車電機轉子將銜接板上的導柱插入殼體上的導槽內,使得導槽側壁擠壓束縛卡塊,使得卡塊擠壓彈簧,儲存彈性勢能,為卡塊的復位提供動能,當卡塊運動至卡口一時,導槽解除對卡塊的束縛,使得彈簧回彈,達到卡塊卡緊卡口一的目的,當拆卸銜接板時,按壓銜接板上的推桿,使得推桿擠壓卡塊,使得卡塊與卡口一脫離,使得銜接板解除固定,從而使得銜接板的安裝與拆卸簡便,利于檢修與排障,當電機轉子運行產生的噪音擴散時,先由隔音板上的吸音棉初步吸收聲音,再由銜接板上的隔音板進一步吸收聲音,最后由銜接板內的真空層完全隔絕,達到提高隔音效果的目的,使得汽車噪音降低,提高了體感和舒適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振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振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97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