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7964.1 | 申請日: | 202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3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程海濤;馬琳偉;謝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L53/37 | 分類號: | B60L53/37;B60L53/60;B60L53/66;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陳曉斌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自動 充電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汽車充電口識別對位系統包括沿第一方向水平往復移動的第一移動組件、可在水平面內轉動的電動回轉臺、升降裝置、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的旋轉臂以及分別與第一移動組件、電動回轉臺、升降裝置以及旋轉臂連接的控制系統,電動回轉臺設置于第一移動組件;升降裝置固定端固定于電動回轉平臺上,升降裝置的升降端設置有支撐臂;旋轉臂設置于支撐臂上,旋轉臂上設置有帶動充電槍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第二移動組件;充電槍設置于第二移動組件上;旋轉臂上設置有外部影像采集裝置,控制系統控制充電槍與待充電車輛充電口完成對接。基于本發明的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能快速、自動完成充電槍的拔插動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化石能源的短缺和其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影響著人們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汽車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總消耗的四分之一。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汽車的保有數量在急劇增加,化石能源為不可再生能源,且燃燒時會造成環境污染。當今世界在面臨能源與環境雙重危機之前,各國政府及汽車企業普遍認識到節能減排是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主流,于是發展電動汽車成了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近幾年,我國的環保事業穩步推進,新能源車企迎來了很多好的政策和補貼,各類型電動汽車被相繼推向市場,占有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具備相當可觀的潛力。電動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帶動充電基礎設施需求的增長,目前來看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存在嚴重的供給不足和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問題,現階段,我國的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相較于傳統燃油機車加油過程仍無太大區別。市面上也出現了像自動充電車庫,自動充電樁和無線充電技術等方式以改善車主的對汽車的充電體驗。總結以上給電動汽車充電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現實和技術上的問題: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充電樁需要經過系統化培訓的專業人員對車主的電動汽車手動完成充電槍的拔插作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耗費人力巨大,且自動化程度不高,阻礙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一些車企研發的自動充電車庫系統和自動充電樁存在機械結構復雜,建造耗費大,維護費用高,普及推廣困難等現實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安全性高,環境適應性好,能自動完成充電槍的拔插動作。
本發明的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裝置,包括:充電槍以及汽車充電口識別對位系統,所述汽車充電口識別對位系統包括沿第一方向水平往復移動的第一移動組件、可在水平面內轉動的電動回轉臺、升降裝置、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的旋轉臂以及分別與所述第一移動組件、所述電動回轉臺、升降裝置以及旋轉臂連接的控制系統,所述電動回轉臺設置于所述第一移動組件;所述升降裝置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電動回轉平臺上,所述升降裝置的升降端設置有支撐臂;所述旋轉臂設置于所述支撐臂上,所述旋轉臂上設置有帶動所述充電槍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第二移動組件;所述充電槍設置于所述第二移動組件上;所述旋轉臂上設置有外部影像采集裝置,在所述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對待充電車輛進行圖像采集;所述控制系統內儲存有各型號車輛充電口的參考圖像;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電動回轉臺和所述旋轉臂轉動,同時,控制所述外部影像采集裝置對所述待充電車輛進行圖像采集,直到所述外部影像采集裝置采集到與一個所述參考圖像相匹配的圖像,所述電動回轉臺和所述旋轉臂停止轉動;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所述充電槍相對于所述充電車輛充電口的相對位置,控制所述第一移動組件進行移動、控制所述電動回轉臺進行旋轉、控制所述升降裝置進行升降以及控制所述旋轉臂旋轉使所述充電槍與電動汽車充電口對應,然后控制所述第二移動組件移動直到所述充電槍與待充電車輛充電口完成對接,開始充電,充電完成,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移動組件、所述電動回轉臺、所述升降裝置、所述旋轉臂以及所述第二移動組件復位。
上述方案可帶來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程大學,未經武漢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79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