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回收利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4739.2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7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紹;李家豪;錢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紹 |
| 主分類號: | A01F29/00 | 分類號: | A01F29/00;A01F29/04;A01F29/09;A01F29/10;A01F2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曾淑劍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回收 利用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秸稈回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秸稈回收利用系統,包括回收箱、出料槽和分絲針;回收箱的后側壁設有兩組擠壓輥,且兩組擠壓輥關于回收箱后側壁的平分線對稱設置;位于左側的擠壓輥的轉軸穿出回收箱的后側壁并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驅動電機的轉軸上固定設有主動圓齒輪;另一組擠壓輥的轉軸穿過回收箱的后側壁與從動圓齒輪固連;從動圓齒輪和主動圓齒輪相互嚙合傳動,且主動圓齒輪和從動圓齒輪的傳動比為一;本發明通過將秸稈進行擠壓、分絲、打毛和切割分段處理,進而將秸稈處理成粗糙的細絲、段狀結構,進而應用于混凝土等膠凝材料中時能夠更好的分散,且與膠凝材料粘結力良好,進而可起到增強膠凝材料抗壓、抗彎折能力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秸稈回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秸稈回收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現如今社會各界倡導環保,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于環保更為重視;過去在農村,農作物秸稈通常無法再利用,所以多數農民選擇就地焚燒,對環境污染極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倡導環保的今天,各種農作物秸稈回收利用設備越來越多,但是目前所采用的的秸稈回收設備大多是將秸稈進行粉碎,粉碎后可直接還田、或者用來用作飼料等;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1811439094.7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農作物秸稈回收綜合利用方法,該專利通過秸稈回收利用設備的割料滾刀,對農作物秸稈進行切割,將整根秸稈分成小塊秸稈段;秸稈段順著鋼板落入推料板前方,通過一號氣缸驅動推料板將秸稈段推到碾料模塊下方;秸稈段到達碾料模塊下方后,鏟料板將秸稈段鏟起送到碾料模塊中對秸稈段進行碾壓,進而將秸稈進行徹底碾碎,通過提高粉碎程度來提高還田效率,但是將秸稈進行粉碎還田,一方面粉碎后的秸稈容易被風揚起進而污染空氣,且容易造成火災,同時秸稈還田以后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降解,顯然這是比較耽誤農作物的耕種的。
在硅酸鹽通報第34卷第四期2015.4提出了一則《秸稈資源在混凝土中應用的研究現狀》的文獻,該文獻中指出秸稈摻入混凝土中可起到增韌和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作用,同時可起到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以及耐久性的作用,顯然,將秸稈進行回收并應用于混凝土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對于普通直接分段的秸稈摻入到混凝土中,一方面由于秸稈的表面過于光滑,將會影響混凝土中膠凝材料與秸稈的粘結能力,進而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較差,另一方面如果秸稈的直徑較大,其硬度必然也大,就不能很好的填充在混凝土的內部,而是起到類似粗骨料的架構作用,這就必須減少砂石的用量,或者大量增加水泥的用量,顯然前者會降低混凝土強度,而后者時十分不經濟的。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秸稈表面光滑,與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粘結力不高,以及秸稈直徑過大將會影響混凝土強度且不經濟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秸稈回收利用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紹,未經李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47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冷機用二次水冷卻裝置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