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缸體自動化內漲芯軸車削夾具及其總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0728.7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3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毛富英;黃群力;申檢宏;羅軍偉;康青;呂亮;馮麗娥;曾得峰;陳志平;邵向蘭;張鳳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眉山中車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1/40 | 分類號: | B23B31/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62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缸體 自動化 內漲芯軸 車削 夾具 及其 總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缸體自動化內漲芯軸車削夾具,屬于車削加工設備的技術領域,包括固定錐套,所述固定錐套內活動套設有與其同軸線的拉桿,拉桿的一端連接有驅動其沿軸線運動的回轉氣缸,另一端連接有與其同心的活動錐套且該端部設有多個定位銷,各個定位銷均與活動錐套之間活動套裝;還包括索咀套,所述索咀套的兩端端口分別套于所述活動錐套和固定錐套內,并通過活動錐套與固定錐套相對運動驅動索咀套的作用直徑改變,以達到對待加工缸體的定位快速精確、裝夾方便、夾持穩定可靠,能夠適應缸體由機械手抓取外圓且以缸體內孔定位,實現數控車削工藝過程自動化及缸體自動化車削加工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削加工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缸體自動化內漲芯軸車削夾具及其總成。
背景技術
現有缸體是在前道旋壓工序加工完成后,在普通車床CA6140上用專用工裝夾持缸體外圓,由人工上、下料進行車削加工外圓、端面、臺階,內孔倒角,操作者勞動強度大且加工尺寸不穩定,如圖1所示。
為了滿足缸體自動化加工生產線需要,需設計制作一種定位快速精確、裝夾方便、夾持穩定可靠,能夠適應缸體由機械手抓取外圓、以缸體內孔定位,實現數控車削工藝過程自動化及缸體自動化車削加工的夾具,在此過程中車削夾具需配合上、下料機器人、輸送線完成所有動作,并在加工過程中有壓力檢測,防止風壓不足使工件松動。
發明內容
鑒于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缸體自動化內漲芯軸車削夾具及其總成以達到對待加工缸體的定位快速精確、裝夾方便、夾持穩定可靠,能夠適應缸體由機械手抓取外圓且以缸體內孔定位,實現數控車削工藝過程自動化及缸體自動化車削加工的目的。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缸體自動化內漲芯軸車削夾具,包括固定錐套,所述固定錐套內活動套設有與其同軸線的拉桿,拉桿的一端連接有驅動其沿軸線運動的回轉氣缸,另一端連接有與其同心的活動錐套且該端部設有多個定位銷,各個定位銷均與活動錐套之間活動套裝;還包括索咀套,所述索咀套的兩端端口分別套于所述活動錐套和固定錐套內,并通過活動錐套與固定錐套相對運動驅動索咀套的作用直徑改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錐套的端部連接有卡盤托,卡盤托的另一端裝于車床主軸上,以實現對固定錐套的穩定裝配,提升加工精度。
進一步地,所述回轉氣缸通過連接件裝于車床主軸上,且回轉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相轉動連接,以實現回轉氣缸的穩定安裝,確?;剞D氣缸能夠驅使拉桿產生伸縮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錐套套裝于所述拉桿上且其一端套入所述固定錐套內部,以確?;顒渝F套在拉桿的作用下,能夠產生穩定的水平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的端部連接有活動錐套拉板,且活動錐套拉板連接于所述活動錐套上,以實現活動錐套與拉桿之間的固定連接,同時,也能夠達到工裝拆卸、清洗方便的優點。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錐套上對稱布置有多個套孔,各個套孔分別與各個定位銷活動套裝,以防止活動錐套與各個定位銷產生干涉,同時,也通過各個定位銷對待加工缸體進行縱向定位。
進一步地,所述索咀套的兩端端口設為呈外擴狀的錐形孔,且活動錐套和固定錐套的端部外輪廓均與該錐形孔相匹配,以通過活動錐套與固定錐套相對運動驅使索咀套產生內漲,進而產生作用直徑的改變。
進一步地,所述索咀套的一端開設有至少一個限位開口,固定錐套的端部安裝有與該限位開口相匹配的緊定螺釘,防止索咀套產生相對轉動的情況,確保加工精度。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錐套在靠近所述索咀套的一端裝配有O型密封圈,既能保證工件能輕松放入,還能使工件加工完后取工件時,能把工件口部的鐵屑擋住不粘在索咀套的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眉山中車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眉山中車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07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