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車輛及其穩定性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90454.1 | 申請日: | 2020-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9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熙云;李載文;田誠培;姜志勛;趙真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30/095 | 分類號: | B60W30/095;B60W30/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車輛 及其 穩定性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及其穩定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確定側方碰撞的可能性;作為確定側方碰撞的可能性的結果,當存在側方碰撞的可能性時,向液壓制動裝置施加待用液壓;當檢測到側方碰撞時,考慮到側方碰撞的方向,利用液壓制動裝置執行避讓轉向;在執行了避讓轉向之后執行穩定性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預測出或發生側方碰撞時提高安全性的混合動力車輛及其穩定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混合動力電動車輛(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表示利用兩個動力源(主要包括發動機和電機)的車輛。相比于僅包括內燃機發動機的車輛,HEV具有優異的燃料效率和發動機性能,并且還有利于降低排放,因此,近來已經得到積極開發。
將描述混合動力車輛的配置。圖1為示出一般的并聯型混合動力車輛的動力傳動系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1示出采用并聯型混合動力系統的混合動力車輛的動力傳動系,所述并聯型混合動力系統包括安裝在內燃機發動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ICE)110與變速器150之間的電機140(或驅動電機)和發動機離合器130。
通常,在這種車輛中,當駕駛員在啟動車輛后踩下加速器時,電機140在發動機離合器130斷開的同時利用電池的電力來驅動,并且通過變速器150和最終傳動(finaldrive,FD)160(即,EV模式)傳遞動力以使車輪運動。隨著車輛逐漸加速,進一步需要較高的牽引力,在這種情況下,輔助電機(或起動機發電機電機120)可以操作為驅動發動機110。
因此,當發動機110的旋轉速度與電機140的旋轉速度彼此相等時,進而接合發動機離合器130,使得發動機110和電機140兩者驅動車輛(即,從EV模式轉換為HEV模式)。當諸如車輛減速的預定發動機關閉條件得到滿足時,發動機離合器130斷開并且發動機110停止(即,從HEV模式轉換為EV模式)。另外,混合動力車輛將車輪的牽引力轉換為電能以對電池再充電,這被稱為制動能量再生或再生制動。
起動機發電機電機120在發動機啟動時用作起動機電機,并且在發動機啟動之后或在發動機關閉狀態期間回收旋轉能量時用作發電機。因此,起動機發電機電機120也可以稱為混合動力起動機發電機(hybrid starter generator,HSG),并且必要時可以稱為輔助電機。
然而,在上述混合動力車輛中,能夠由電機140的扭矩控制通過再生制動來迅速地施加制動力,但是無法獨立地控制用于每個車輪的再生制動的扭矩。換句話說,一個驅動電機140通過差速裝置連接到兩個驅動車輪,因此,只要各個車輪不分別包括單獨的驅動電機,就無法獨立地控制每個車輪的扭矩。因此,在諸如側方碰撞的緊急情況下,僅通過再生制動無法期望穩定性控制功能。
在液壓制動中,通過利用與車輪一起旋轉的制動盤的相反表面上的液壓來壓緊附接到制動鉗的制動塊以產生摩擦,從而產生制動力。通過在一個助力器和主汽缸中使用防抱死制動系統(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裝置的四個電磁閥,能夠獨立地控制四個車輪的制動力。通常,在制動塊與制動盤之間形成間隙,以在行駛期間消除摩擦。在這種情況下,當間隙增大時,能夠完全消除制動盤與制動塊之間的摩擦,但是會發生延遲現象,直到通過施加液壓以在制動盤與制動塊之間產生摩擦來獲得實際的制動力。相反,當間隙減小時,能夠迅速地確保制動力,但是在制動盤與制動塊相互接觸的同時,燃料效率降低。在混合動力車輛中,可以通過再生制動立即施加制動扭矩,因此,為提高燃料效率,間隙趨于增大。
換句話說,在液壓制動的情況下,通過ABS模塊,能夠獨立地控制用于每個車輪的制動力,但是,當不施加待用液壓以提高燃料效率時,會出現產生制動力的延遲現象。該延遲現象非常短,但是由于幾千分之一秒的差異也可能導致發生車禍,因此,減小差異非常重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904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