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味強化的臭鱖魚快速發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75903.5 | 申請日: | 2020-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3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國訓;胡灣灣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胡興堂桃花流水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7/00 | 分類號: | A23L17/00;A23L5/20;A23L5/3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45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味 強化 鱖魚 快速 發酵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味強化的臭鱖魚快速發酵方法,采用過濾、膜濃縮處理臭鱖魚工業化生產的副產物?腌制液,得到截留液;將鱖魚魚鱗經過膠體研磨、高壓脈沖電場殺菌處理后,與截留液、食鹽混合,靜置發酵得到快速發酵漿料;然后,添加快速發酵漿料腌制生產臭鱖魚。該方法相對于普通臭鱖魚腌制方法,發酵時間減少了25?50%;同時,快速發酵漿料強化了臭鱖魚的風味,使其風味更加純正、濃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風味強化的臭鱖魚快速發酵方法。
背景技術
鱖魚為肉食性淡水魚類,以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為食。鱖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刺少肉多,營養豐富(每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9克、脂防0.82克、鉀370毫克、磷230毫克、鈣206毫克)。同時,鱖魚肉性平、味甘,有補氣血、益牌胃等功能。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徽州臭鱖、腌鮮鱖魚、腌鮮鱖魚,因其放入木桶里腌存,也名桶魚;是徽菜的代表菜肴,流行于古徽州地區。在安徽省徽州地區(今黃山市一帶),在徽州本地土話中“臭”有腌鮮的意思。傳統的臭鱖魚制作,是把新鮮鱖魚用淡鹽水腌漬在室溫25℃左右的環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擺放,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時經六七天后。臭鱖魚經過腌制和發酵后,會形成醇類、酸類、芳香類、含硫化合物等多種風味物質,這些風味物質的形成,造就了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的特點。臭鱖魚風味的形成,是其制作成功的重要標志。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臭鱖魚的傳統手工腌制,逐漸被工業化生產取代。對于臭鱖魚的工業化生產,發酵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目前,臭鱖魚工業化生產中,副產物-腌制液,大都丟棄,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了環境治理的壓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味強化的臭鱖魚快速發酵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味強化的臭鱖魚快速發酵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將宰殺或解凍后的鱖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清洗去血污,然后掛起瀝去表面水分,得到鮮魚胴體,備用;同時,收集魚鱗,備用;
步驟2:將步驟1收集的魚鱗清洗干凈,然后采用膠體磨研磨至細度10-50μm,得到魚鱗漿料,接著將魚鱗漿料采用高壓脈沖電場殺菌,殺菌工藝條件為:電場強度45-55kV/cm、脈沖頻率3.5-4.5KHz、處理時間5-10min;
步驟3:將臭鱖魚腌制液經過60-100目濾網過濾收集濾液,然后將濾液采用超濾膜濃縮處理,超濾膜孔徑50-100nm、操作壓力差0.5-1.0MPa,收集截留液,暫存在0-15℃低溫環境中,備用;
步驟4:將中高壓脈沖電場殺菌后的魚鱗漿料、截留液和食鹽,按質量比70-80:15-25:5-7混合,攪拌均勻后在溫度20-25℃環境中,靜置發酵36-60h,即得到快速發酵漿料;
步驟5:在鮮魚胴體的表面和腹部內側,先后均勻涂抹食鹽和快速發酵漿料,然后將涂抹處理后的魚胴體逐層、齊整的放置在木桶里,放3-5層魚,壓上蓋板,在溫度20-25℃環境中,靜置發酵3-5d。
步驟6:將鱖魚從腌制桶中取出,使用純化水沖洗干凈,瀝干表面水分,逐條裝入包裝袋中進行真空包裝,即得到臭鱖魚產品。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臭鱖魚腌制液為采用木桶腌制鱖魚,經過室溫5-7d發酵,取出臭鱖魚后,木桶中殘留的液體。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食鹽的用量為鮮魚胴體質量的4-6%;快速發酵漿料的用量為鮮魚胴體質量的2.5-5.0%。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1、本發明將腌制液經過過濾、膜濃縮,制得截留液,用于臭鱖魚的再次腌制,加速腌制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胡興堂桃花流水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胡興堂桃花流水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759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