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64879.5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8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齊先勝;段衛(wèi)軍;陳北平;劉旭光;趙克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趙敏玲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位 組裝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及方法,包括平臺;在所述的平臺的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定位件;中心定位件是側梁X方向找正的基準;沿著側梁長度方向,在所述的中心定位件兩側分別依次設置定位臂定位機構、頂緊調整機構、高度調節(jié)機構,其中定位臂定位機構是定位臂X方向組裝定位基準;頂緊調整機構用于側梁找正時Y向尺寸調整;高度調節(jié)機構用于調節(jié)側梁的高度。沿著側梁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還設有多個定位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側梁定位臂組裝前需使用三維劃線儀劃出組裝基準線,再吊運至側梁定位臂組焊工裝組裝定位臂,工序間劃線、吊運次數(shù)多,生產(chǎn)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對側梁劃線及定位臂組裝作業(yè)流程進行梳理分析,提出了一套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及方法,實現(xiàn)了定位臂劃線組焊一體化作業(yè)。
本發(fā)明的第一發(fā)明目的是提出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本發(fā)明第二發(fā)明目的是提出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包括平臺;在所述的平臺的中心設有一個中心定位件;中心定位件是側梁X方向找正的基準;沿著平臺長度方向,在所述的中心定位件兩側分別依次設置定位臂定位機構、頂緊調整機構、高度調節(jié)機構,其中定位臂定位機構是定位臂X方向組裝定位基準;頂緊調整機構用于側梁找正時Y向尺寸調整;高度調節(jié)機構用于調節(jié)側梁的高度。沿著平臺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還設有多個定位條。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沿著平臺寬度方向設置的定位條包括位于中心定位件兩側的中心定位條、定位臂長度方向尺寸檢測定位條、垂向減振器座組裝基準定位條、側梁長度方向找正定位條。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沿著平臺長度方向定位條包括側梁寬度方向找正定位條和彈簧筒寬度方向檢測定位條。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中心定位件的頂部設有定位銷。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定位臂定位機構包括兩個立柱,在兩個立柱上設有沿著平臺縱向方向設置的定位板和沿著平臺寬度方向設置的調整桿;所述的定位板在立柱高度方向上可調,所述的調整桿在平臺寬度方向上可調。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利用所述的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進行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方法,如下:
側梁反裝狀態(tài)吊入側梁定位臂組裝找正對中裝置,對側梁進行找正;
對側梁長度方向中心進行讓線;對側梁高度方向基準進行讓線;
定位臂組裝;
刻劃垂向減振器座組裝基準線。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側梁找正方法如下:
中心定位裝置的定位銷插入側梁空簧座體中;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機構,使側梁空簧座板與平臺平面平行;調節(jié)頂緊調整機構,使側梁下蓋板邊緣與側梁寬度方向找正定位條平行;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機構,使側梁上下蓋板中部邊緣位置垂直。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側梁對中讓線方法如下:
通過側梁長度方向找正定位條檢測彈簧筒外皮尺寸,要求兩側彈簧筒外皮尺寸相差小于設定值,若大于設定值,則對側梁長度方向中心進行讓線;
檢測彈簧筒蓋板相對于平臺的尺寸,要求兩側尺寸相差小于設定值,若尺寸相差大于設定值時,需對側梁高度方向基準進行讓線;
通過彈簧筒寬度方向檢測定位條檢測彈簧筒寬度方向尺寸,要求兩側尺寸相差小于設定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48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