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及其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3775.8 | 申請日: | 2020-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10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路;陳克勤;胡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京正特種纖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1H4/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韌性 渦流 紡紗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包括紗線本體,所述紗線本體由渦流混紡而成,所述紗線本體包括芯紗、第一包覆纖維層、混合紗層和第二包覆纖維層,所述芯紗包括滌綸纖維和亞麻纖維,所述第一包覆纖維層由中空滌綸纖維制成,所述混合紗層包括多根混合紗,多根所述混合紗螺旋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纖維層外,所述混合紗包括聚丙烯腈纖維、玻璃纖維和亞克力纖維,所述聚丙烯腈纖維、所述玻璃纖維和所述亞克力纖維交錯捻合,所述第二包覆纖維層螺旋纏繞于所述混合紗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的生產方法。本發明具備高韌性,在收縮或伸長過程中該高韌性渦流紡紗線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具有良好的仿棉效果,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渦流紡紗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同時還涉及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紡織技術和紡織設備不斷發展,新型紗線也隨之不斷出現。渦流紡是目前紡紗系統中一項新技術,渦流紡是在噴氣紡基礎上進行改進,研制的適合紡純棉的紡紗設備。與傳統環錠紡比較:具有紡紗流程短,生產效率高,質量在線監控、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等特點,還具有大幅度減少用工及減少紗線毛羽等優勢。故用渦流紡紗線加工成針、棉織物,具有多種優良性能。
目前的渦流紡紗線的韌性較差,在收縮或伸長過程中該高韌性渦流紡紗線易斷裂,且其雖然可以具備多種優良性能,但綜合性能較差,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及其生產方法,具備高韌性,在收縮或伸長過程中該高韌性渦流紡紗線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具有良好的仿棉效果,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韌性渦流紡紗線,包括紗線本體,所述紗線本體由渦流混紡而成;
所述紗線本體包括:
芯紗,所述芯紗包括滌綸纖維和亞麻纖維,所述滌綸纖維為直芯結構,所述亞麻纖維設置有若干根,且若干根所述亞麻纖維交錯包纏在所述滌綸纖維外;
第一包覆纖維層,所述第一包覆纖維層螺旋纏繞于所述芯紗外,所述第一包覆纖維層由中空滌綸纖維制成;
混合紗層,所述混合紗層包括多根混合紗,多根所述混合紗螺旋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纖維層外,所述混合紗包括聚丙烯腈纖維、玻璃纖維和亞克力纖維,所述聚丙烯腈纖維、所述玻璃纖維和所述亞克力纖維交錯捻合;
第二包覆纖維層,所述第二包覆纖維層螺旋纏繞于所述混合紗層外,所述第二包覆纖維層由竹粘膠纖維制成。
優選的,所述亞麻纖維為亞麻長絲或亞麻短纖。
優選的,所述亞麻纖維設置為偶數根,且設置有四根。
優選的,四根所述亞麻纖維交錯包纏所述滌綸纖維的結構為:
第一纖維以S捻向且第二纖維以Z捻向首先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后側相互交纏,得到第一交纏點,而后再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前側相互交纏,得到第二交纏點,而后再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后側相互交纏,得到第三交纏點,而后按照上述循環實現對所述滌綸纖維的反復包纏,沿著纖維線長度方向的相鄰兩個第一纖維和第二纖維交纏點的距離相等,第三纖維以S捻向且第四纖維以Z捻向首先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前側相互交纏,得到第四交纏點,而后再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后側相互交纏,得到第五交纏點,而后再繞過所述滌綸纖維的前側相互交纏,得到第六交纏點,而后按照上述循環實現對所述滌綸纖維的反復包纏,沿著纖維線長度方向的相鄰兩個第三纖維和第四纖維交纏點的距離相等,沿著纖維線長度方向的相鄰兩個第三纖維和第四纖維交纏點的距離與沿著纖維線長度方向的相鄰兩個第一纖維和第二纖維交纏點的距離相等,沿著纖維線長度方向第四交纏點與第一交纏點的距離等于第四交纏點與第二交纏點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京正特種纖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京正特種纖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37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