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5G毫米波模組及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8211.5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6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偉;侯張聚;唐小蘭;戴令亮;謝昱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1/38;H01Q1/42;H01Q1/48;H01Q1/50;H01Q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任芹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毫米波 模組 具有 陶瓷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5G毫米波模組及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5G毫米波模組包括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和PCB組件,所述PCB組件上設有口徑耦合結構,所述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抵觸所述口徑耦合結構。本5G毫米波模組性能優越,在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中,輻射性能不受影響,實現了5G毫米波模組與陶瓷殼的聯合設計,特別適用于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剖面低、體積小,符合移動終端設備輕薄化的發展趨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5G毫米波模組及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5G作為全球業界的研發焦點,發展5G技術制定5G標準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15年6月召開的ITU-RWP5D第22次會議上明確了5G的三個主要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大規模機器通信、高可靠低延時通信。這3個應用場景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關鍵指標,其中增強型移動帶寬場景下用戶峰值速度為20Gbps,最低用戶體驗速率為100Mbps。毫米波獨有的高載頻、大帶寬特性是實現5G超高數據傳輸速率的主要手段。而未來的手機中預留給5G天線的空間小,可選位置不多。
目前5G毫米波模組放入真機環境中,會因為手機殼的材質影響(塑料,金屬,陶瓷等)導致輻射性能下降,甚至射頻電路不能工作。對于普通塑料手機,5G毫米波模組放入后,影響較小,可以忽略;對于金屬殼手機,已有許多專利和論文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而對于高介電常數的陶瓷殼手機,目前缺乏論文和專利來解決這種環境下,來解決毫米波模組的輻射性能的衰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性能優異的5G毫米波模組及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5G毫米波模組,包括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和PCB組件,所述PCB組件上設有口徑耦合結構,所述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抵觸所述口徑耦合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包括上述5G毫米波模組,所述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抵觸所述陶瓷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5G毫米波模組性能優越,在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中,輻射性能不受影響,實現了5G毫米波模組與陶瓷殼的聯合設計,特別適用于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剖面低、體積小,符合移動終端設備輕薄化的發展趨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具有陶瓷殼的移動終端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的結構示意圖(隱藏塑膠板后);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中的PCB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中的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中的口徑耦合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5G毫米波模組中的口徑耦合結構的正視圖;
圖8為本實施例的5G毫米波模組的S參數圖。
圖9為本實施例的5G毫米波模組在28GHz的波束掃描圖。
圖10為5G毫米波天線模組在28GHz的3D方向圖。
標號說明:
1、陶瓷介質諧振器天線;2、PCB組件;3、口徑耦合結構;4、陶瓷殼;5、基板部;6、凸臺部;7、饋電枝節;8、金屬板;9、第二縫隙;10、矩形部;11、基體;12、塊狀體;13、地層;14、第一縫隙;15、卡槽;16、塑膠板;17、容置槽;18、射頻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82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