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信息化的鐵路監測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7987.5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40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梁宇釩;劉聲樹;徐俊東;李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B61L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1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信息化 鐵路 監測 裝置 方法 | ||
1.基于信息化的鐵路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固定在兩條軌枕之間的地面上,所述底座底部設有減震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不高于軌枕的下表面;
監測組件,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監測子組件,所述子監測組件包括兩個L型電阻應變片、紅外測距器以及應變片式形變傳感器;兩個L型電阻應變片連接成具有兩個平臺的樓梯狀;第一平臺的上表面剛好貼合于鋼軌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平臺的電阻應變片向鋼軌行進方向延伸一定寬度,所述第二平臺上表面剛好貼合于軌枕的下表面;兩個監測子組件之間連接有應變片式形變傳感器;兩個子監測組件的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之間的應變片上設有紅外測距器,且兩個子監測組件的紅外測距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的鐵路監測裝置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將所述基于信息化的鐵路監測裝置每隔2~10km安裝在兩條軌枕之間;
步驟二、預測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的電阻應變片變形量之差的安全范圍;同時預測紅外測距器所測兩個子監測組件之間距離的報警值、應變片式形變傳感器的形變安全范圍;
步驟三、實時監測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的電阻應變片變形量之差,與步驟二所得安全范圍比對,第一平臺和第二平臺的電阻應變片變形量之差超出步驟二所得安全范圍,同時應變片式形變傳感器超出其形變安全范圍時預警;同時實時監測紅外測距器所測兩個子監測組件的距離,超出報警值也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798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