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4667.4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0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蔣衛平;蔣志芳;周青;王亮;錢秋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瑞宏軋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02 | 分類號: | B21D3/02;B22C9/22;C21D9/38;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角鋼 矯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輥環(1)和下輥環(2),沿著所述上輥環(1)的軸線方向上設置有上軸孔(3),沿著上輥環(1)的長度方向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上矯直孔型(4),所述上矯直孔型(4)沿著上下方向剖開得到向下凹陷的上三角凹槽(4-1)和向上凹陷的下三角凹槽(4-2);沿著所述下輥環(2)的軸線方向上設置有下軸孔(5),沿著下輥環(2)的長度方向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下矯直孔型(6),所述下矯直孔型(6)沿著上下方向剖開得到向上凸出的上三角凸塊(6-1)和向下凸出的下三角凸塊(6-2);下輥環(2)的上三角凸塊(6-1)匹配嚙合嵌入到上輥環(1)的下三角凹槽(4-2)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環(1)的長度和所述下輥環(2)的長度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軸孔(3)的直徑與所述下軸孔(5)的直徑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矯直孔型(4)的數量與所述下矯直孔型(6)的數量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凹槽(4-1)、所述下三角凹槽(4-2)、所述上三角凸塊(6-1)以及所述下三角凸塊(6-2)的拐角處均設置有倒角。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造步驟如下:
第一步驟、角鋼矯直輥環由下述重量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碳3.00~3.50%,
硅1.20~1.80%,
錳0.40~0.80%,
鎳3.20~3.60%,
鉬0.60~0.80%,
鉻0.40~0.80%;
第二步驟、爐料加入后熔煉,升溫至1320~1350℃時除渣,然后加入2~3kg釔基重稀土鐵水變質劑,利用稀土中的活性元素去除雜質元素,凈化鐵水,再升溫至1410~1430℃時出鐵水三分之二用沖入法進行球化處理,接著加適量的75SiFe第一次孕育;
第三步驟、再補出三分之一的鐵水并第二次加入適量75SiFe孕育,再用電磁攪拌機攪拌30~60秒;
第四步驟、鐵水溫度至1320~1340℃時倒入座包定量壓力底注,其間再用0.05~0.08%的硅第三次連續隨流孕育;
第五步驟、輥環開箱后裝爐低溫回火,每小時升溫10~15℃,輥溫至420~440℃時再保溫數小時,然后爐冷,常溫后出爐,粗加工,為消除鑄造應力,然后再連續2次回火。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驟中,角鋼矯直輥環的原料還具有磷≤0.05%。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驟中,角鋼矯直輥環的原料還具有硫≤0.03%。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驟中,角鋼矯直輥環的原料還具有鎂≥0.04%。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孔角鋼矯直輥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驟中,球化處理中使用的球化劑為鎳鎂合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瑞宏軋輥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瑞宏軋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466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