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懸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4493.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16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彭顯威;范培斌;李冀;王金勝;王江偉;周生權;杜笑晨;鄧杰;辛梓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5/08 | 分類號: | B60G15/08;B60G7/00;B60G21/055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趙龍驤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懸架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氣懸架系統,包括空氣彈簧、減振器總成、下推力桿、限位塊總成、托臂梁、橫向穩定桿、吊桿總成、上推力桿、車橋及車架,減振器總成、限位塊總成、吊桿總成及車橋安裝在車架上,托臂梁與車橋連接,減振器總成、下推力桿及橫向穩定桿均與托臂梁連接;上推力桿采用兩根V形布置的直推力桿,車橋上設置有帶推力桿接口的上推力桿支架,上推力桿通過兩根直推力桿的一端與上推力桿支架的推力桿接口連接安裝在車橋前部。本發明的空氣懸架系統中,上推力桿采用V形布置的雙Ⅰ型直推力桿,上推力桿支架分體式安裝在車橋前部,上推力桿的安裝高度降低,保證車橋運動過程中不會與鞍座或貨箱干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底盤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氣懸架系統。
背景技術
懸架是車輛上的重要總成之一,通過懸架把車架(或車身)與車軸(或車輪)彈性地連接起來。懸架的主要任務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或車身)之間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緩和由不平路面傳遞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載荷,衰減由此引起的承載系統的振動,以保證汽車平順地行駛。
為了提高汽車在行駛時的舒適性能,目前大部分的車輛均采用安裝空氣懸架的方式來盡可能減小行駛過程中的顛簸震動,從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汽車的整體舒適性。
空氣懸架系統包括車架及安裝在車架上的空氣彈簧、橫向穩定桿、空氣彈簧托臂、V型推力桿桿、空氣懸架支架等,通過對氣壓進行控制,可以實現車架高度變化。現有的V型推力桿安裝在車橋的中部上方,V型推力桿通過螺栓一端與車橋連接、一端與車架連接。為保證有足夠的安裝空間,V型推力桿安裝高度超出車橋較多,因此在車橋運動過程中,V型推力桿超出車架上翼面存在與鞍座或貨箱干涉的風險,不利于車架高度的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匹配較低車架高度的空氣懸架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空氣懸架系統包括空氣彈簧 (3)、減振器總成(4)、下推力桿(5)、限位塊總成(6)、托臂梁(10)、橫向穩定桿(11)、吊桿總成(12)、上推力桿(13)、車橋(14)及車架(15),所述減振器總成(4)、所述限位塊總成(6)、所述吊桿總成(12)及所述車橋(14)安裝在所述車架(15)上,所述托臂梁(10) 與所述車橋(14)連接,所述減振器總成(4)、下推力桿(5)及橫向穩定桿(11)均與所述托臂梁(10)連接;所述上推力桿(13)采用兩根V形布置的直推力桿,所述車橋(14)上設置有帶推力桿接口的上推力桿支架(17),所述上推力桿(13)通過兩根所述直推力桿的一端與所述上推力桿支架(17)的推力桿接口連接安裝在所述車橋 (14)前部。
優選地,所述車橋(14)上方安裝有過度支架(16),所述過度支架(16)通過上方的螺栓與所述上推力桿支架(17)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架(15)在安裝所述車橋(14)的部位向上折彎上拱30~50mm,所述限位塊總成(6)安裝在折彎所述車架(15)的腹面且位于所述車橋(14)的正上方。
優選地,所述空氣彈簧(3)上端通過空氣彈簧上蓋板(2)連接安裝在所述車架(15)的腹面,所述空氣彈簧(3)下端與所述托臂梁(10)的兩端連接。
優選地,空氣彈簧上蓋板(2)采用鑄造成型。
優選地,所述托臂梁(10)通過車橋側板(7)、車橋下墊板(9) 及U形螺栓(8)與所述車橋(14)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橋(14)的前后側面各安裝一個所述車橋側板(7),所述車橋側板(7)的下部中央設有凸臺,所述車橋下墊板(9)上部中央設有U形凹槽,所述車橋下墊板(9)通過U形凹槽卡入所述車橋側板(7)的凸臺上,所述托臂梁(10)帶有兩個與所述定位銷,所述車橋下墊板(9)上設有兩個定位銷孔,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定位銷孔連接定位,所述U形螺栓(8)上部U形端與所述車橋側板(7) 連接、下部通過螺母與所述托臂梁(10)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橋下墊板(9)為帶有角度的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44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