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風口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2433.6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10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華;農云飛;杜超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34 | 分類號: | B60H1/34;B60N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黃姝 |
| 地址: | 5108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風口 調節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汽車風口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方法包括:響應于座椅調節指令,調節座椅;記錄座椅位置,基于座椅位置,確定車內一個或多個風口對應的目標位置;調節每個風口的風口位置至對應的目標位置。本發明基于座椅調節,根據座椅位置,對風口進行調節,無需用戶手動調節,方便用戶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風口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的車內溫度調節,主要由汽車車內吹風實現。車內風口向車內吹風,實現車內溫度調節。
一般來說,用戶對于風口吹向有特定的喜好。但是風口吹向與座椅位置相關。
例如,當座椅向上調節,則用戶的受風區下移,當座椅向下調節,用戶的受風區上移,當座椅靠背向后調節,用戶的受風區下移,當座椅靠背向前調節,用戶的受風區上移,當座椅向前移動,則對于向下吹風,受風區上移,對于向上吹風,受風區下移,當座椅向后移動,則對于向下吹風,受風區下移,對于向上吹風,受風區上移。同時靠背調節及座椅前后移動,均會影響受風區的聚焦區域。
因此,如果座椅發生了調整,用戶必須要重新調節風口,以調回自己喜好的風向。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無法在座椅調整后自動調節風口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汽車風口調節方法及電子設備。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風口調節方法,包括:
響應于座椅調節指令,調節座椅;
記錄座椅位置,基于座椅位置,確定車內一個或多個風口對應的目標位置;
調節每個風口的風口位置至對應的目標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記錄座椅位置,基于座椅位置,確定車內一個或多個風口對應的目標位置,具體包括:
記錄座椅位置;
獲取該座椅對應的受風位置;
獲取與所述受風位置、以及所述座椅位置對應的一個或多個風口對應的目標位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受風位置包括第一受風距離L1和第二受風距離L2,所述第一受風距離L1為所述受風位置與座椅轉軸的距離,所述第二受風距離L2為所述受風位置與座椅中心垂直線的距離,所述座椅位置包括座椅轉軸距離風口垂直面的距離D1、座椅轉軸距離乘員艙底部水平面的高度H2、以及座椅靠背與乘員艙底部水平面的夾角θ,所述目標位置包括垂直面角度和水平面角度,所述垂直面角度為風口在乘員艙垂直面上與風口中心水平線的夾角,所述水平面角度為風口在乘員艙水平面上與風口中心垂直線的夾角,所述獲取與所述受風位置、以及所述座椅位置對應的一個或多個風口對應的目標位置,具體包括:
計算風口的目標位置的垂直面角度為arctan[(H2+L1*sinθ-H1)/(D1+L1*cosθ)],其中,H1為風口中心水平線距離乘員艙底部水平面的高度;
計算風口的目標位置的水平面角度為arctan[(D3–L2)/(D1+L1*cosθ)],其中D3為風口中心垂直線與座椅中心垂直線的距離。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
響應于風口調節請求,執行風口調節請求所指示的風口調節指令;
執行風口調節指令后,更新對應座椅的受風位置。
再進一步地,所述執行風口調節指令后,更新對應座椅的受風位置,具體包括:
執行風口調節指令后,獲取車內所有風口的風口位置;
對于每個座椅,基于座椅位置、風口位置、以及受風位置標定關系,確定與該座椅位置、以及所有風口位置對應的受風位置作為待更新受風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24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