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及飛輪輔助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2367.2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19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俁;張保和;王建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宇眾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66 | 分類號: | B66C1/66;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維詩律師事務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楊安進 |
| 地址: | 211153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輪 輔助 裝配 裝置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及飛輪輔助裝配方法,所述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包括:安裝軸,安裝軸上設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分別對安裝于安裝軸上的飛輪的兩側進行限位;用于吊裝的吊裝部,吊裝部連接于所述安裝軸;加長軸,加長軸的一端設置為能夠與所述安裝軸的第一端插接在一起,第一限位部相比第二限位部靠近安裝軸的第一端;其中,第一限位部設置為能夠在止擋狀態和通行狀態之間轉換;在所述止擋狀態,第一限位部對飛輪的一側進行限位,在所述通行狀態,飛輪能夠越過第一限位部沿安裝軸的軸向來回移動。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快速安全可靠地安裝飛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機械裝配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及飛輪輔助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發動機制造業中,特別是大型發動機裝配過程中,發動機裝配線上裝配發動機飛輪的方式一般為人工抬起飛輪到曲軸后端再裝配,一般發動機飛輪有重量較重,依靠人工操作的傳統裝配方式勞動強度大且生產效率低。
為此,如何提供一種高效的裝配方法來進行發動機飛輪的裝配成為本領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及飛輪輔助裝配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飛輪的裝配勞動強度大且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飛輪輔助裝配裝置,所述飛輪輔助裝配裝置包括:安裝軸,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分別對安裝于所述安裝軸上的飛輪的兩側進行限位;用于吊裝的吊裝部,所述吊裝部連接于所述安裝軸;加長軸,所述加長軸的一端設置為能夠與所述安裝軸的第一端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比所述第二限位部靠近所述安裝軸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設置為能夠在止擋狀態和通行狀態之間轉換;在所述止擋狀態,所述第一限位部對所述飛輪的一側進行限位,在所述通行狀態,所述飛輪能夠越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安裝軸的軸向來回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部設置為:所述飛輪從所述安裝軸的第一端移動至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間的過程中,由所述飛輪驅動所述第一限位部從所述止擋狀態轉換至所述通行狀態;和/或,在所述加長軸與所述安裝軸插接的過程中由所述加長軸驅動所述第一限位部從所述止擋狀態轉換至所述通行狀態。
優選地,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凹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安裝于所述凹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與所述凹部之間設置有彈簧;在所述止擋狀態,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彈簧的作用下凸出于所述安裝軸,在所述通行狀態,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擠壓至朝向所述凹部內移并壓縮所述彈簧。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頂表面的高度沿遠離所述加長軸的方向逐漸升高;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頂面為球面。
優選地,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防止所述第一限位部脫離所述安裝軸的防脫部件。
優選地,所述加長軸的一端設置有插接孔,所述安裝軸的朝向所述加長軸的第一端部形成為能夠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內的插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插接部上,以使得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孔的過程中由所述插接孔的內表面擠壓所述第一限位部至所述通行狀態。
優選地,所述吊裝部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安裝軸的第二端的連接柱及在所述連接柱的遠離所述安裝軸的端部設置的吊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宇眾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宇眾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23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刺梨罐頭加工用刺梨去刺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心內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