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3817.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56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彩虹;姬生龍;于立鋒;楊文芹;張明華;隋國恒;劉吉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C08G64/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鄧建國 |
| 地址: | 252000 山東省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鈉鹽 連續 進料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有機金屬鹽合成領域,主要涉及光氣界面縮聚生產聚碳酸酯領域,具體提供一種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系統及方法。所述系統包括雙酚A送料單元、混料單元,二者通過失重稱連接;所述雙酚A送料單元包括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的進料口處連接雙酚A進料管道,所述雙酚進料管道分成岔路,分別連接儲氣罐和下料口氣動蝶閥,所述下料口氣動蝶閥為雙酚A原料的進料口;所述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下部依次連接雙酚A中間料斗和失重稱,所述混料單元包括預制罐單元,所述預制罐單元入口連接失重稱、燒堿管道、脫氧水管道,所述預制罐單元出口與雙酚A鈉鹽進料罐連接。所述系統無須管鏈運輸,僅利用氣送運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金屬鹽合成領域,主要涉及光氣界面縮聚生產聚碳酸酯領域,具體提供一種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這里的陳述僅提供與本公開有關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隨著高分子工業的發展,由雙酚A與光氣界面縮聚生產得到的聚碳酸酯,作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優異的耐熱性、透明性、耐光性、耐候性以及機械強度。
光氣法是生產聚碳酸酯的常用工藝,界面縮聚法是光氣法的主要方式之一,光氣法生產聚碳酸酯首先由雙酚A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雙酚A鈉鹽,后加入二氯甲烷作為溶劑,通入光氣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分子量的PC,然后經縮聚分離得到高相對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產品。
眾所周知,連續生產相對于間斷生產減少停車時間,持續出料,避免系統的反復使用,便于系統維護與運行,且連續生產效率較高,為工業生產帶來更大利益,因此,本領域嘗試將雙酚A光氣法生產聚碳酸酯連續生產,目前通用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噸包或槽車通過管鏈運輸的方式,向雙酚A料倉進料,將雙酚A、氫氧化鈉溶液、除氧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預制罐中,配制達到一定濃度后通過輸送泵輸送至雙酚A鈉鹽進料罐參與后續反應。然而,發明人發現,上述方式在管鏈運輸的過程中鏈盤容易損壞,導致運輸中斷,同時維修耗時較長。此種上料方式不僅效率較低,無法滿足生產負荷的需求,同時因管鏈運輸的上述缺點,經常導致生產停車,嚴重增加了生產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中需要一種實用性更高的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系統或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管鏈運輸過程中鏈盤容易損壞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無須管鏈運輸的、利用氣送提供動力運輸的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雙酚A送料單元、混料單元,二者通過失重稱連接。
所述雙酚A送料單元包括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的進料口處連接雙酚A進料管道,所述雙酚A進料管道分成岔路,分別連接儲氣罐和下料口氣動蝶閥,所述下料口氣動蝶閥為雙酚A原料的進料口。
所述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下部依次連接雙酚A中間料斗和失重稱,所述混料單元包括預制罐單元,所述預制罐單元入口連接失重稱、燒堿管道、脫氧水管道,所述燒堿管道上有燒堿調節閥、燒堿泵,脫氧水管道上有脫氧水調節閥、脫氧水泵,所述預制罐單元出口與雙酚A鈉鹽進料罐連接,所述預制罐單元中包括多個串聯的預制罐,每個預制罐中均有攪拌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公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方法,所述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方法在前述的雙酚A鈉鹽連續進料裝置中進行,包括如下步驟,打開儲氣罐閥門,將儲氣罐中的氣體充入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打開氮氣管道下料氣動蝶閥,雙酚A輸送至雙酚A管道輸送系統。啟動脫氧水泵、燒堿泵,確保正常運行,分別打開燒堿調節閥、脫氧水調節閥,加入燒堿和脫氧水,觀察預制罐單元中壓力達到預定值,啟動攪拌器,將原料混勻。啟動失重稱,打開雙酚A中間料斗至失重稱的管道閥門,將雙酚A下料,將脫氧水、燒堿、雙酚A混合均勻后對預制罐A底部閥門取樣對燒堿及過堿量分析。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未經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38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