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3745.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33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冰清;王強;顏長深;龍昭燈;甘霖;茍榮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設計 尺寸 確定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包括:S1、完成線束3D數據的大致布局設計;S2、校驗線束3D數據與周邊數據是否存在干涉,如有干涉則通過添加控制點進行修改;S3、讀取完成校驗的線束3D數據中的線束段數據;S4、將S3中讀取的線束段數據輸入轉換系統中進行運算;S5、重復S3和S4,遍歷線束3D數據中所有線束段,將運算結果標注到線束2D圖紙上,并按照線束2D圖紙制造線束工裝;S6、利用S5中制造的線束工裝生產線束,并在樣車上進行校驗;S7、樣車校驗不合理的線束尺寸數據返回S5修改線束2D圖紙,直至樣車校驗合格。該方法能夠提高線束尺寸一次設計對概率,降低線束設計尺寸反復更改造成的成本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器,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子電氣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汽車線束需要為所有車載電器傳輸正確信號,確保車輛的正常運行。同時汽車線束遍布汽車各個區域,其所處的環境也十分復雜,汽車線束布置及裝配是否合理對整車的操縱性、穩定性,安全性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決定最終裝車效果的關鍵是汽車線束的實際尺寸,實際尺寸是汽車線束制造者根據線束圖紙上尺寸要求生產出來。因此,如何完成汽車線束圖紙上正確的尺寸設計已成為汽車線束系統設計、制造的瓶頸之一。
傳統的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是在樣車試生產階段,通過對樣車上用電器安裝位置、線束固定卡點等相關位置使用手工的方式進行測量,然后利用測量結果繪制線束2D圖紙并利用圖紙設計線束工裝進行樣件生產,再將生產的線束樣件在樣車上進行裝車驗證,并進行反復修改最終得到正確的設計尺寸。該方法設計開始的時間在樣車試生產階段,處于整車開發較晚的階段,大量設計方案已固化,受到影響產生的變動會造成大量成本的浪費;同時該方法需要反復修正,開發周期長,嚴重影響汽車的開發周期。
隨著工業設計軟件的廣泛應用,大部分主機廠均已采用首先在三維軟件中完成線束3D數據,然后通過三維軟件中的測量工具測量線束3D數據各段線束長度,取整后獲得初版線束2D圖紙設計尺寸,最后再進行裝車驗證后修改的方式。設計軟件的加入使得線束設計開始時間提前,降低了變動成本;但該方法將直接測量的線束段尺寸作為最初的設計尺寸,未考慮實際生產、裝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初次裝車驗證時發現其存在大量的尺寸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存在后期變動成本仍居高不下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線束尺寸一次設計對概率,降低線束設計尺寸反復更改造成的成本浪費。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汽車線束設計尺寸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整車電器件布置位置,在三維軟件中完成線束3D數據的大致布局設計;
S2、校驗線束3D數據與周邊數據是否存在干涉,如有干涉則通過添加控制點進行修改并重新校驗,直至校驗結果為無干涉;
S3、讀取完成校驗的線束3D數據中的線束段數據,線束段數據包括線束松弛量、線束段長度、線束彎曲半徑、線束段直徑、線束段最小彎曲半徑以及線束段兩端的物理屬性;
S4、將S3中讀取的線束段數據輸入3D數據-2D數據轉換系統中進行運算;
S5、重復S3和S4,遍歷線束3D數據中所有線束段,將運算結果標注到線束2D圖紙上,并按照線束2D圖紙制造線束工裝;
S6、利用S5中制造的線束工裝生產線束,生產的產品在樣車上進行校驗;
S7、樣車校驗不合理的線束尺寸數據返回S5修改線束2D圖紙,直至樣車校驗合格;
S8、樣車校驗完成后輸出適合量產的線束設計尺寸。
進一步,S1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37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