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0968.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2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倩;李源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高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18/00 | 分類號: | B24D18/00;B24D3/18;B24D3/34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師事務所 41129 | 代理人: | 李記輝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薄 陶瓷 金剛石砂輪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砂輪制備技術領域,為了解決針對圓弧小精度高滾輪的修整所需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制備難的問題,具體包括如下步驟:獲得陶瓷結合劑粉、臨時粘結劑;稱取金剛石磨料、所述陶瓷結合劑粉、所述臨時粘結劑,將上述三種原材料在研缽中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成型料;將成型料晾干,獲得環形砂輪胚體;將成環形砂輪胚體放入烘箱中進行緩慢干燥形成環形砂輪干胚;將環形砂輪干胚放入由粗鋁氧粉鋪平的爐膛中進行埋砂燒制;待爐膛溫度降至室溫,篩選出合格的環形砂輪;最后將環形砂輪用強力環氧樹脂膠粘附于基體上;提使用本砂輪對滾輪外圓進行修整時節省用戶修整時間,使其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砂輪制備技術領域,特別設計一種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修整滾輪的圓輪廓修改需要用到陶瓷金剛石砂輪,現在由于內鍍滾輪上面的圓弧越來越小,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陶瓷金剛石砂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1mm、甚至更薄的金剛石砂輪對其外圓輪廓進行精修;而傳統的陶瓷金剛石砂輪厚度太厚,無法滿足這樣高精度的修整操作,目前也沒有針對該精度要求的金剛石砂輪報道,如果將較厚的金剛石砂輪磨薄至1mm當然也行,但第一,磨薄過程中易將砂輪磨削層部分掰斷;第二,此種方法比較浪費金剛石磨料。因此需要一種專門的針對圓弧小精度高的滾輪外圓輪廓進行精修的砂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出了一種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及其制備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超薄陶瓷金剛石砂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將陶瓷結合劑原料進行混合熔煉,得到預熔玻璃料,然后將預熔玻璃料烘干裝入球磨機中進行粉碎之后,再通過篩網獲得陶瓷結合劑粉;
步驟B:將糊精粉、水混合后進行加熱熬制,待糊精粉充分溶于水中后,冷卻至室溫,得到臨時粘結劑;
步驟C:稱取金剛石磨料、所述陶瓷結合劑粉、所述臨時粘結劑,將上述三種原材料在研缽中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成型料;
步驟D:將成型料晾干,待其呈松散狀態時,投入模腔中進行攪勻、刮平,然后蓋上壓板進行壓制獲得環形砂輪胚體,此過程的壓制時間應符合要求時長;
步驟E:將成型的環形砂輪胚體放入托板上,然后再在環形砂輪胚體上方加蓋蓋板,放入烘箱中進行緩慢干燥形成環形砂輪干胚;
步驟F:將環形砂輪干胚放入由粗鋁氧粉鋪平的爐膛中,然后再在環形砂輪干胚上鋪蓋一層細鋁氧粉形成埋砂燒制;
步驟G:待爐膛溫度降至室溫,將燒制好的環形砂輪取出進行顯微觀察,篩選出合格的環形砂輪;
步驟H:將檢測合格的環形砂輪用強力環氧樹脂膠粘附于基體上;待強力環氧樹脂膠硬化后,對環形砂輪進行外圓、端面跳動檢測,檢測合格后入庫。
優選的,在步驟A中,所述陶瓷結合劑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組成:9%NaF,20%Al2O3,15%B2O3,7%Li2O,8%ZnO,3%MgO,其余為SiO2。
優選的,在步驟B中,所述臨時粘結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組成:20%糊精粉,80%水。
優選的,在步驟C中,成型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組成:70-75%金剛石磨料、10-18%陶瓷結合劑粉、5-8%臨時粘結劑以及1-3%造孔劑。
優選的,在步驟A中,陶瓷結合劑原料混合均勻后,置于1300℃下進行熔煉,保溫2小時后取出水淬,得到預熔玻璃料。
優選的,在步驟A中,所述篩網為200#篩,得到200目以內的陶瓷結合劑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高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未經鄭州高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09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