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及其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6266.2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2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萬勇;陳海忠;陳濤;倪陽;鄭超;朱姝燕;施駿業;陳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節能環保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興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張秋月 |
| 地址: | 213300 江蘇省常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空調 測試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及其測試方法,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包括臺架、壓縮機、蒸發器、內部冷凝器和室外換熱器,臺架設置有乘員艙和冷凝器室,乘員艙和冷凝器室之間設置風道,蒸發器安裝在乘員艙內,內部冷凝器安裝在冷凝器室內,壓縮機和室外換熱器分別安裝在臺架的相應位置;壓縮機的高壓排出口與內部冷凝器的進口相連通,內部冷凝器的出口通過第一管道與室外換熱器的進口相連通;室外換熱器的出口通過第二管道與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還通過第三管道與蒸發器的進口相連通;蒸發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本發明的測試系統可以在汽車熱泵空調系統設計開發前期對空調系統進行制熱或制冷性能進行測試,方便省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及其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態勢下,研究新能源汽車的空調系統以及熱管理也變得極為迫切。雖然新能源汽車空調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技術階段,但是目前技術及將來一段時間發展來看,熱泵型空調將是新能源汽車空調的主流技術。
在新能源汽車的現實發展中,由于我國汽車廠商眾多,也是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新能源汽車的車型,雖然各種車型的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原理一樣,但各自的規格尺寸和型式均不相同,所以在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的設計、驗證、調節改善、包括運算邏輯方面都會有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目前,我們對熱泵型空調的驗證、檢測通常都是在標準焓差臺試驗臺進行,通過按照標準的方法檢測以獲得相關數據,然后再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或修改空調的設計,整個過程周期長、費用高,對人員專業素質要求也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它可以在汽車熱泵空調系統設計開發前期對空調系統進行制熱或制冷性能進行測試,方便省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它包括臺架、壓縮機、蒸發器、內部冷凝器和室外換熱器;其中,
所述臺架設置有乘員艙和冷凝器室,乘員艙和冷凝器室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乘員艙和冷凝器室、并可封堵或開啟的風道,蒸發器安裝在乘員艙內,內部冷凝器安裝在冷凝器室內,壓縮機和室外換熱器分別安裝在臺架的相應位置;
所述壓縮機的高壓排出口與所述內部冷凝器的進口相連通,所述內部冷凝器的出口通過第一管道與所述室外換熱器的進口相連通;所述室外換熱器的出口通過第二管道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還通過第三管道與所述蒸發器的進口相連通;所述蒸發器的出口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
壓縮機、蒸發器、內部冷凝器和室外換熱器的出口分別安裝有用于測量壓力和溫度的壓力溫度測量器件,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裝有用于測量流量的質量流量計,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裝有第一閥,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裝有第二閥。
進一步為了可以對電池進行制冷,汽車熱泵空調測試系統還包括電池冷卻器,在第三管道的位于第二閥之后的位置上安裝有第三閥,所述電池冷卻器的進口通過第四管道與第三管道的位于第二閥和第三閥之間的部位相連通,所述電池冷卻器的出口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裝有第四閥。
進一步,所述第一閥和第二閥為電磁閥,第三閥和第四閥為電子膨脹閥。
進一步,還包括連接在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的氣液分離器,所述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電池冷卻器分別通過氣液分離器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入口相連通。
進一步,所述壓力溫度測量器件為壓力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為了增強測試的準確性,壓縮機、蒸發器、內部冷凝器、室外換熱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閥、第二閥、第三閥、第四閥、電池冷卻器和氣液分離器統稱為零部件;
所述臺架按照實車車架1:1搭建,各零部件在臺架上的位置與其對應器件在實車車架上的位置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節能環保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節能環保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6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注液機
- 下一篇:分子標記IWB59718及其在檢測小麥條銹病抗性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