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93969.X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6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劉麗華;孫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人工智能 內人 識別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能夠引入通道注意力機制對學習到的特征圖做進一步的篩選,從而緩解了特征冗余問題,將注意力集中在指定區域,有效提高了車內人臉識別的準確率,通過對anchor box進行增密擴展,并引入anchor_attention,有效解決了anchor覆蓋不足的問題,由于顯著擴大了anchor的覆蓋率,還有效提升了車內人臉識別的召回率,進而基于人工智能手段實現對車內人臉的自動識別,準確率更高。本發明還涉及區塊鏈技術,得到的人臉識別結果可存儲至區塊鏈。本發明還可應用于智慧交通場景中,從而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面對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對交通卡口處車內的人臉識別的精度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
傳統的FaceBoxes 算法由于具有檢測速度較快,且精度良好的優點,成為目前業界流行的人臉識別算法之一。
但是,FaceBoxes 算法雖然具有較好的人臉識別精度,卻依然存在特征冗余以及anchor 覆蓋不足的缺陷,尤其在對類似車內這種遮蔽環境下的人臉進行識別時,上述缺陷表現得尤為明顯。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能夠引入通道注意力機制對學習到的特征圖做進一步的篩選,從而緩解了特征冗余問題,將注意力集中在指定區域,有效提高了車內人臉識別的準確率,通過對anchor box進行增密擴展,并引入anchor_attention,有效解決了anchor覆蓋不足的問題,由于顯著擴大了anchor的覆蓋率,還有效提升了車內人臉識別的召回率,進而基于人工智能手段實現對車內人臉的自動識別,準確率更高。
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包括:
響應于接收到的待識別圖像,對所述待識別圖像進行resize處理,得到目標圖像;
將所述目標圖像輸入至卷積池化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淺層特征;
將所述淺層特征輸入至殘差連接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深層特征;
將所述深層特征輸入至通道注意力層進行重要度篩選,輸出第一特征圖;
將所述第一特征圖輸入至第一卷積層進行卷積運算,輸出第二特征圖;
將所述第二特征圖輸入至第二卷積層進行卷積運算,輸出第三特征圖;
獲取預先聚類得到的anchor box,根據尺度將獲取的anchor box與所述第一特征圖、所述第二特征圖及所述第三特征圖進行匹配,得到每個特征圖的anchor box;
對每個特征圖的anchor box進行增密擴展,得到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
利用anchor_attention層對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進行重要度篩選,得到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
利用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分別在對應的特征圖上進行人臉識別,輸出與每個特征圖對應的anchor box坐標及每個anchor box坐標的得分,將得分最高的anchorbox坐標作為預測的人臉坐標;
將所述預測的人臉坐標映射到所述待識別圖像上,得到所述待識別圖像的人臉識別結果并存儲至區塊鏈。
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所述將所述淺層特征輸入至殘差連接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深層特征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39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聯型五自由度機械臂
- 下一篇:散熱封裝結構和散熱封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