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93969.X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6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劉麗華;孫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人工智能 內人 識別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1.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包括:
響應于接收到的待識別圖像,對所述待識別圖像進行resize處理,得到目標圖像;
將所述目標圖像輸入至卷積池化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淺層特征;
將所述淺層特征輸入至殘差連接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深層特征;
將所述深層特征輸入至通道注意力層進行重要度篩選,輸出第一特征圖;
將所述第一特征圖輸入至第一卷積層進行卷積運算,輸出第二特征圖;
將所述第二特征圖輸入至第二卷積層進行卷積運算,輸出第三特征圖;
獲取預先聚類得到的anchor box,根據尺度將獲取的anchor box與所述第一特征圖、所述第二特征圖及所述第三特征圖進行匹配,得到每個特征圖的anchor box;
對每個特征圖的anchor box進行增密擴展,得到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
利用anchor_attention層對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進行重要度篩選,得到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
利用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分別在對應的特征圖上進行人臉識別,輸出與每個特征圖對應的anchor box坐標及每個anchor box坐標的得分,將得分最高的anchor box坐標作為預測的人臉坐標;
將所述預測的人臉坐標映射到所述待識別圖像上,得到所述待識別圖像的人臉識別結果并存儲至區塊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淺層特征輸入至殘差連接層進行特征提取,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深層特征包括:
對所述淺層特征進行卷積運算及池化運算,輸出至少一個運算結果;
對所述至少一個運算結果進行拼接,輸出所述目標圖像的深層特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深層特征輸入至通道注意力層進行重要度篩選,輸出第一特征圖包括:
將所述深層特征輸入至全局最大池化層進行壓縮,輸出所述深層特征的第一壓縮特征;
將所述第一壓縮特征輸入至低維全連接層進行壓縮,輸出第二壓縮特征;
將所述第二壓縮特征輸入至原始高維全連接層進行還原,輸出attention向量;
將所述attention向量與所述深層特征進行點乘,輸出所述第一特征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獲取預先聚類得到的anchor box前,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還包括:
獲取樣本數據;
從所述樣本數據中隨機獲取指定數量的點作為初始樣點;
采用K-means算法對所述樣本數據進行聚類,得到所述指定數量的簇;
計算每個簇的中心點坐標作為所述預先聚類得到的anchor box。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anchor_attention層對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進行重要度篩選,得到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包括:
基于attention機制計算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的分值;
對每個特征圖的初始anchor box的分值按照由高到低進行排序;
獲取分值排在前預設位的初始anchor box作為每個特征圖的目標anchor box。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車內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預測的人臉坐標映射到所述待識別圖像上,得到所述待識別圖像的人臉識別結果包括:
確定偏移量;
根據所述偏移量轉換所述人臉坐標,得到轉換坐標;
確定所述待識別圖像的第一尺度,及確定所述人臉坐標對應的特征圖的第二尺度;
計算所述第一尺度與所述第二尺度的商作為系數;
將所述系數與所述人臉坐標相乘,得到所述人臉坐標在所述待識別圖像上的對應位置,得到所述人臉識別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396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聯型五自由度機械臂
- 下一篇:散熱封裝結構和散熱封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