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通閥及具有其的蓄熱式管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9166.7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4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杰;朱咸中;余廣松;李海鵬;姚亞琴;袁月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長光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44 | 分類號: | F16K11/044;F16K11/052;F16K27/02;F16K27/08;F16K31/163;F16K41/02;F16L59/16;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沈雄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通 具有 蓄熱 管路 結構 | ||
1.一種四通閥,其特征在于,包括:
閥體(110),內具有閥板腔(115),所述閥體(110)的側壁上成型有分別與所述閥板腔(115)相連通的四個閥口;
閥板(120),旋轉設置于所述閥板腔(115)內,所述閥板(120)具有一旋轉軸線;以及
驅動單元(130),設置于所述閥體(110)外側,用于驅使所述閥板(120)轉動;
其中,所述閥板腔(115)的腔壁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和第二限位結構,所述閥板(12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當所述閥板(120)處于第一工作位置時,所述閥板(120)與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相抵靠,以使所述四個閥口中相鄰的兩個閥口連通形成第一導通路徑和第二導通路徑,當所述閥板(120)處于第二工作位置時,所述閥板(120)與第二限位結構相抵靠,以使所述四個閥口中相鄰的兩個閥口連通形成第三導通路徑和第四導通路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包括成型于所述閥板腔(115)腔壁上且沿所述閥板(120)的旋轉軸線延伸的一對第一限位面(1151),所述一對第一限位面(1151)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限位結構包括成型于所述閥板腔(115)腔壁上且沿所述閥板(120)的旋轉軸線延伸的一對第二限位面(1152),所述一對第二限位面(1152)位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面(1151)與所述第二限位面(1152)之間存在一夾角K。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面(115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1152)上均設置有密封墊(1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110)的頂部可拆卸設置有上閥蓋(140),所述閥體(110)的底部可拆卸設置有下閥蓋(150);所述上閥蓋(140)上轉動設置有主動軸(160),所述下閥蓋(150)上轉動設置有從動軸(170);
其中,所述閥板(120)的頂部與所述主動軸(160)連接、底部與所述從動軸(170)連接,所述驅動單元(130)驅使所述主動軸(160)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動軸(160)包括與所述閥板(120)連接的主動軸主體(161)、與所述驅動單元(130)連接的連接段(162)以及連接所述主動軸主體(161)和所述連接段(162)的聯軸器(16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動軸(160)通過上套筒單元(180)設置于所述上閥蓋(140)上,所述從動軸(170)通過下套筒單元(190)設置于所述下閥蓋(150)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套筒單元(180)包括固設于所述上閥蓋(140)且內具有第一收容腔的上套筒(181)、鋪設于所述上套筒(181)下方的硅酸鋁纖維棉層(188)、填充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內的石墨填料(182)、可拆卸設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頂部用于將所述石墨填料(182)限制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填料壓板(183)以及可拆卸設置于所述上套筒(181)頂部的主動端壓板(184),所述主動軸(160)沿所述閥板(120)的旋轉軸線方向依次貫穿所述主動端壓板(184)、所述第一填料壓板(183)、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上套筒(181)和所述硅酸鋁纖維棉層(188);
其中,所述主動軸(160)上套設有軸套(185),所述主動軸(160)的圓周壁面與所述軸套(185)之間嵌置有襯套(186),所述軸套(185)固設置于軸套安裝板(187),所述軸套安裝板(187)夾設于所述主動端壓板(184)和所述上套筒(181)之間;所述主動軸(160)的底端部延伸進所述閥板腔(115)內與所述閥板(120)連接、頂端部延伸出所述閥體(110)與所述驅動單元(13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長光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長光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16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