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二醇甲醚生產的脫醇精餾提純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0334.8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4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鄭鐵江;孫百亞;顧銀軍;吳曉明;湯宏良;周國君;萬鵬;孫曉虎;陶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1/42 | 分類號: | C07C41/42;C07C43/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陳斌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二醇 甲醚 生產 精餾 提純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精細化學品生產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丙二醇甲醚生產的脫醇精餾提純系統和方法,該系統包括甲醇降膜式蒸發器、分離器、脫醇濃縮液槽、脫醇濃縮液泵、甲醇冷凝液中間槽和甲醇冷凝器,本發明丙二醇甲醚醚化粗品脫醇精餾生產過程中,經甲醇降膜式蒸發器,直接脫除甲醇,通過控制進料量可以調節甲醇降膜式蒸發器和分離器內溫度及液位穩定,這樣就減少了現有精餾過程中的回流設備,也減少了回流控溫過程,本發明提高了甲醇分離速度,減少甲醇物料的損耗,同時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脫醇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精細化學品生產領域中丙二醇甲醚的生產,尤其涉及一種丙二醇甲醚生產的脫醇精餾提純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丙二醇甲醚屬二元醇醚類溶劑,丙二醇醚對人體的毒性屬低毒醚類。丙二醇甲醚有微弱的醚味,但沒有強刺激性氣味,使其用途更加廣泛安全。由于其分子結構中既有醚基又有羥基,因而它的溶解性能十分優異,又有合適的揮發速率以及反應活性等特點而獲得廣闊的應用。
丙二醇甲醚主要用作溶劑、分散劑和稀釋劑,也用作燃料抗凍劑、萃取劑等;是除草劑異丙甲草胺的中間體;作為溶劑、分散劑或稀釋劑用于涂料、油墨、印染、農藥、纖維素、丙烯酸酯等工業。也可用作燃料抗凍劑、清洗劑、萃取劑、有色金屬選礦劑等。還可用作有機合成原料;主要用作硝基纖維、醇酸樹脂和順酐改性的酚醛樹脂的優良溶劑,用作噴氣機燃料抗凍劑和制動流體的添加劑等;主要用作溶劑、分散劑和稀釋劑,也用作燃料抗凍劑、萃取劑等。
丙二醇甲醚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環氧丙烷與甲醇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產品及副產,此過程中涉及過量甲醇(摩爾比環氧丙烷:甲醇=1:3)需進行脫醇再回收工序,甲醇蒸餾效率關系到前段工序的進料量及后續工序的生產量;所以有必要選擇一種脫醇精餾方式,既能在生產過程中提高甲醇分離速度,又能減少甲醇物料的損耗,做到產量最大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丙二醇甲醚生產的脫醇精餾提純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丙二醇甲醚生產的脫醇精餾提純系統,包括:包括甲醇降膜式蒸發器、分離器、脫醇濃縮液槽、脫醇濃縮液泵、甲醇冷凝液中間槽和甲醇冷凝器,
所述甲醇降膜式蒸發器頂部設有進料口,左側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蒸汽進口和凝結水出口,右側下部設有重組分出料口,底部設有未脫醇物料出料口;所述進料口通過管道A與丙二醇甲醚醚化粗品進料泵連接;所述未脫醇物料出料口通過管道B與所述管道A連接;
所述分離器頂部設有氣相出口,側部設有重組分進料口,底部設有脫醇液出口,所述重組分進料口通過管道C與所述重組分出料口連接;
所述脫醇濃縮液槽頂部設有脫醇液進口,底部設有濃縮脫醇液出口,所述脫醇液進口通過管道E與所述脫醇液出口連接,所述濃縮脫醇液出口與所述脫醇濃縮液泵連接,所述脫醇濃縮液泵通過管道F將脫醇液輸送至后續工段;
所述甲醇冷凝器頂部設有抽真空口,左側上部設有氣態甲醇進口,右側由上而下依次設有冷卻水出口和冷卻水進口,底部設有液態甲醇出口,所述氣態甲醇進口通過管道D與所述氣相出口連接,所述液態甲醇出口通過管道G與所述甲醇冷凝液中間槽連接,所述抽真空口通過管道L與真空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脫醇濃縮液泵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脫醇濃縮液泵并聯在所述管道F上,可切換使用;所述脫醇濃縮液泵設有蒸汽壓力表PI和流量控制器FC。
進一步地,所述蒸汽進口與蒸汽加熱裝置連接,所述凝結水出口與蒸汽冷凝水回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水出口與循環水回水系統連接,所述冷卻水進口與循環水上水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脫醇濃縮液槽設有蒸汽壓力表PI和液位傳感器LI。
進一步地,所述甲醇冷凝液中間槽設有液位傳感器L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03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